“中国寻鞋第一人”赵华 忙着建造鞋子博物馆
作者: 本刊记者 刘菲 文/图     来源:     日期:2012-05-29    

  在九龙镇清泉村有一位叫赵华的男子,一直对中国各少数民族鞋文化情有独钟,自2001年起,用了6年多时间,骑着自行车绕着中国跑了一个圈,深入到各个少数民族村落,搜集到三寸金莲、猪头鞋、藏鞋、满族花盆底鞋等300多双53个民族的传统古鞋。他被誉为中华“中国寻鞋第一人”。
  而如今,回到家乡的赵华,正忙着修建他的鞋型博物馆,他要为收集到的鞋子们安一个“家”。近日,当记者来到九龙镇清泉村时,赵华正和他的家人忙活着,房子虽然还没完工,但是远远已经能看到成型的船形鞋外观了。房子是赵华亲手设计的,并和家人一起动手修建。“楼房的外形我设计成了舟形鞋的形状,走遍中国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收集鞋子以及鞋文化,我发现,各民族鞋由来的传说大多相同,多有鞋如船、渡人于危难之时的意思。”2008年5·12大地震后,赵华从原房屋的废墟中挖出了自己寻遍大江南北收集到的300余双鞋子,便有了建一个鞋形城堡为鞋子们安个家的想法。眼前这栋正在修建中的小楼房宽5米、长12米,大门设计成了钟的外形,指针定格在2:28分,旨在纪念5·12这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时刻,船形女士高跟鞋的外观在宁静的村落里特别显眼。
  绕过修建中的房屋,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栋已经完工的满族马蹄底鞋子,马蹄形鞋底部分用酒瓶镶嵌,又以红色以及绿色的瓶子拼出一颗张开翅膀飞翔的心形,仿佛诠释着赵华为藏鞋爱好而不断奋斗飞翔的心。马蹄底鞋外形的这栋楼是在今年三月刚完工的,也是赵华自己动手设计的。“这是按照满族马蹄底鞋的样子修建的。满族的鞋文化历史悠久,其马蹄底鞋是中国最早的高跟鞋,特别具有代表意义,而且‘满族’谐音‘满足’,也是表达自己这些年走遍中国大地,搜集到这么多的鞋及鞋文化,为自己的爱好一步步努力拼搏的过程,非常满足。”
  赵华自幼因梦想为自己设计一双鞋子踢球而查阅很多关于鞋子的资料,在搜集及查阅资料过程中渐渐爱上了中国各民族古鞋及其鞋文化,亲眼去看一看这些有着独特文化魅力古鞋的念头渐渐在赵华的脑海中生根发芽。
   2001年,下岗后的赵华骑着自己改装后的鞋形自行车,毅然踏上了他的寻鞋路。6年多的时间里,他骑坏了8辆自行车,深入到西藏、云南、内蒙古等地区53个少数民族偏远村落搜集各民族古鞋。每到一处,赵华都悉心搜集该民族古鞋文化,认真记录。“鞋,承载着人类从原始走向文明,‘中国鞋’承载着华夏儿女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然而,它们正面临着失传和消失。我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去搜集和保存中国古鞋和鞋文化,尽自己的努力让大家去了解中国古鞋和鞋文化。”在寻鞋的岁月里,赵华应邀带着自己搜集的古鞋到成都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等多处展览,为学生们讲解中国鞋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赵华这些年最感激的。由于没有固定收入,赵华的父母一直陪着儿子一起努力实现梦想。赵华说,九龙灾后重建环境越来越美丽,来九龙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他希望自己的鞋形城堡能够早日落成,为美丽的新九龙锦上添花。也欢迎更多的人来到九龙,来到他的鞋形城堡了解中国瑰丽的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