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挡不住 天堑变通途
作者:周韵 牟文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
日期:2021-04-16
——绵茂公路黑洞岩大桥合龙纪实
4月15日早上7点,清平镇大山深处,风起云涌。绵茂公路黑洞岩大桥上,身着反光衣、头戴安全帽的二十余名工人眉头紧锁。“无论如何,今天也要完成合龙。”虽已做足了准备,但绵绵春雨仍给所有人心里压上了一块石头。 7点20分,施工段机器轰鸣,工人吕其富仔细查看即将进行合龙施工的位置,排查不安定因素。7点25分,黑洞岩大桥合龙开始。施工队伍配合有序,控制混凝土输出管道方向,往合龙桥段的一端注入混凝土。茫茫青山中,“同心协力”几个红色大字随风飘扬,极其耀眼。 下午2点,温暖的阳光洒满山间。“黑洞岩大桥成功合龙了!”吕其富大声欢呼。“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大山。建设者们抬头仰望,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庆祝黑洞岩大桥合龙顺利完成。 合力攻坚 成功实现大桥合龙 黑洞岩大桥全长144米,桥面宽9米,桥面距离河床近90米。从2015年4月进场,到2021年4月完工。6年时间里,四川路桥的建设者们冒酷暑、顶严寒,全力克服施工过程中的重重困难,终于在山谷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得天堑变通途。 大桥成功合龙后,工人刘刚喜不自胜,来不及擦去脸上的泥水,便立即拨通了家人的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分享出去。“黑洞岩大桥建设工地地势险要,两侧山体飞石频繁,成功合龙真的来之不易。”作为第一批入驻工地的工人,刘刚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因地势原因,黑洞岩大桥需在河床上以及半山腰完成桩基建设。“河床堆积物有30米高,要施工打孔,难度可想而知。”动工初期,建设团队加强沟通,加速磨合,顺利推进各项工作。然而,前期工作刚完成,当年7月,清平大山遭遇了暴雨袭击,引发了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导致桩基被冲毁。施工的前期准备毁于一旦,无疑给了工程建设者当头一棒。 如何让黑洞岩大桥能够经受住时间和洪水的冲刷,成了建设团队面临的一道难题。经过多次实地勘测,研究商讨,通过在桩基外围增加防护措施,建设者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完成桩基建设。 戮力同心 加快推进全线贯通 黑洞岩大桥一头墩柱高度达到了86米,另一头墩柱则修建在半山腰上。为了方便物资运送,建设者在此处搭建起高30米的临时通道。工人不仅要克服高空施工难度,还要面临飞石落下的风险,每天的施工进度非常有限。 “山体之间距离狭窄,无法使用标准吊塔施工,加上山区施工地面崎岖不平,非常考验建设工人的能力和水平。”刘刚说,虽然条件艰苦,但为了早日通车,大家还是鼓起勇气,硬着头皮克服困难坚持施工。 两山夹一沟的地理环境,导致每年汛期山里洪水成峰。“2018年5月,山上突降暴雨,来不及撤退就被洪水包围,当时的担忧不言而喻。”刘刚说,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临时驻地修建在河道上游,洪水来袭,将他们的驻地变成了孤岛,启用了大型机械才成功转移。
由于施工时间一再缩短,为如期实现节点目标,全体建设工人誓将在汛期落下的进度,在冬天里夺回来。技术组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测量组精准落实、毫厘必争,施工组驻扎一线、马不停蹄,后勤组做足保障、稳定军心。 “黑洞岩大桥成功合龙以后,汛期期间,我们可以通过高位通道,确保东河隧道和夹皮沟段的整段桥梁的架设施工同步开展,也为2021年绵茂公路全线贯通奠定了基础。”四川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项目部副总经理张浩告诉记者,绵竹至茂县“8.13”灾后重建工程开工建设以来,绵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给予全力支持和帮助,让大家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加班加点保质量、赶工期,全力以赴推进绵茂公路建设,为绵竹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了解,绵茂公路绵竹段全长47.49公里,有42座桥梁、17座隧道,目前在建隧道已贯通10座,正在掘进2座,在建桥梁19座,8座已完成主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