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述蓉:让孩子走出无声的世界
作者:本刊记者 王勇 文/图     来源:     日期:2012-05-24    

  带小孩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尤其是聋哑孩子,因为没办法语言交流,要带好他们,更是非常辛苦的事。在汉旺镇武都社区,张述蓉办起了聋儿语训点,与来自周边镇乡甚至是德阳的聋哑孩子在一起生活,教会他们发音、说话。这件“难”事她一做就是好几年。
  10多年前,武都新开村的张述蓉享受着初为人母的幸福。然而,在孩子三个多月的时候发生过一次药物中毒,当时,张述蓉还不知道。后来,随着孩子的长大,同龄孩子都会喊“爸爸妈妈”了,而她的孩子却还不会说话。张述蓉急了,连忙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孩子药物中毒失聪。
  面对残酷的现实,张述蓉也曾经消沉过。但是,既然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就要尽量为他创造一个好的成长条件,即使在他身体不健全的情况下,也要尽到父母的责任。
  对于张述蓉来说,要培训聋哑儿子简直是不能想象的事,自己哪会懂这些特殊教育。但即便再难,为了孩子,也豁出去了。从孩子还抱在手上开始,张述蓉就有意识地培训孩子发音。从“a、o、e”到“爸爸、妈妈”,再到“我要吃饭”,看似简单的一个进步,有可能要花上一个月、三个月,甚至是一年的时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述蓉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在她的悉心培训下,儿子和正常孩子一样上幼儿园、小学,现在孩子已经读高中了,除了在耳朵上戴一个助听器与其他孩子不一样外,说话已和正常人一样。
  说起张述蓉办语训点,之前她也未曾想过。还是在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有一次带他乘车到县城学绘画,在公车上看见一位妈妈好象对怀里的孩子不大高兴,对孩子很气愤。“阿姨,你不要生气,你好好教他嘛!”儿子竟然在公车上对这位妈妈这样说。可谁知道,妈妈对自己的聋哑儿子也没有办法了。这位妈妈感动了:这个小孩真懂事!可一看到儿子耳朵上戴的助听器时,这位妈妈啥都明白了。
  后来,经过多方打听,这位妈妈找到了张述蓉,同时也了解到张述蓉全身心培训孩子又取得成功的故事。这位妈妈要让张述蓉看在同为母亲的份上,帮帮自己。自己的真切体会和感受,让张述蓉对那些有聋哑孩子的家庭多了几分理解和做家长的不易。也就是这件事,让张述蓉有了为聋哑孩子家长分担忧愁的想法。做为聋哑孩子的家长,实属不易,他们平时都很忙,哪有那么多时间专心照顾孩子,进行语训。有些孩子又太小,特校又没有招收。
    从2007年10月开始,张述蓉陆续接受了几名聋哑孩子。到现在,张述蓉的语训点有8个孩子,最大的6岁,最小的才2岁,每周星期一父母把他们送到这里,周五才接回家。有些孩子要一个月才回一次家,每天除了教他们发音,还伺候他们生活。这些孩子通过她的努力,从不会发音到会说简单的语句,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家长都放心把孩子交给她。
  5月10日,记者在残疾人康复中心见到了张述蓉,她正带着几名孩子在这里接受语训。张述蓉告诉记者,自己刚到成都接受了培训,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对于今后更好地教孩子们非常有帮助。
  这些年来,张述蓉最大的感受,就是对这些孩子不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要把他们当正常孩子一样看待,多给他们鼓励,与他们成为知心朋友。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但是张述蓉是心甘情愿的,看到孩子们开口说话,是让人非常欣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