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镇:“梨花经济”成乡村振兴新动力
作者:周韵 尹翔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
日期:2021-03-10
本刊消息 阳春三月,龙门山下的九龙镇,千亩梨树连成一片花海。道路两旁,集聚着售卖土特产的村民,阵阵叫卖声与盛开的梨花构成春天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无数游人纷至沓来,感受自然风光,品味农家风情。
梨花绽放 醉了游人富了农家 清泉农庄坐落在九龙镇的半山腰上,古色古香的木制走廊里,三五成群的游客正品茗聊天。乡村旅游刚刚兴起时,老板廖俊宏打造的30余亩梨园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赏景。以此为契机,他利用自家靠山的地理优势办起了农家乐。短短几年时间,他的“清泉农庄”从最初的几间平房变成了小洋楼,前庭后院还栽上了花草树木,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诗情画意。 在当地政府的鼓励支持下,沿山村民纷纷瞄准梨花经济带来的致富机遇,50余家大大小小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在公路两旁落地生根。沿山的温泉、玫瑰园、月季园等景点像一颗颗珍珠被串联起来,成为梨花节期间吸引游客的“看点”和“创收点”。 步入梨花湾,花海与农家相互掩映。大批游客闻香而至,果农忙碌于林间,确保梨树在花期正常授粉挂果。早些年,罗远春夫妻俩便开始栽种梨树,随着梨花节的连续举办,他们扩大了种植规模,通过零售和网络平台销售,每年增收5万余元。在他们的示范引领下,当地村民种植果树的积极性高涨。截至目前,该镇种植的梨树达2000余亩,成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依托“梨花经济”带来的效益,九龙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植增收产业,美化乡村面貌,推动各村通过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彰显特色、一村一景、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美丽农业景观带,美丽乡村释放出“美丽财富”。 产业链延伸 “花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一场春雨过后,春笋破土而出,清泉村村民潘华洪匆匆赶往种植基地,进行田间管护。“梨花带来的不仅是人气,也为村民找到了更多的致富门路。”近年来,到沿山赏花的游人趋之若鹜。为此,潘大哥在家门口流转了七八亩土地种植竹笋,通过摆摊售卖,日子越过越富足。 一朵花开万家富。近年来,清泉村以“花经济”为基础,将地域特色与农业资源、乡土文化以及旅游要素相结合,大力发展猕猴桃、山药、核桃、黄连等生态农业,建成竹笋种植基地上万亩,核桃种植300余亩、山药600余亩,持续放大“花经济”拉动作用,“旅游+”融合发展释放出乡村振兴澎湃动能。 位于棚花村的“梦里千百度”民宿,屋外鸟语花香,屋内窗明几净,抬头望去,千亩梨花和整片猕猴桃产业园区尽收眼中。“我们看中的就是棚花村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才决定在此投资80万元发展民宿。游客来了不仅可以吃饭住宿,还能体验赏花、采摘的乐趣。”对于未来的发展,民宿业主孟先生充满了信心。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也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变化。在九龙镇新龙村杨家院子?田园社区,一步一景,景景动人。“以前我们村是出名的落后村,是旅游发展让我们美了家园,鼓了腰包。”村民李永军利用杨家院子?田园社区打造契机,拆除了自家猪圈,改造成了有特色的美丽庭院,随着游客的逐渐增多,他准备发展餐饮业增收致富。 荷包鼓了,村里人居环境更好了,村民民风素质也不断提升。村民们自发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开展“道德讲堂”活动、移风易俗行动,积极筑牢乡村文明底色。 如今,“梨花经济”正逐步成为九龙镇助推产业发展、加速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和支撑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