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旺镇天池村:乡村治理显成效 和美村庄入画来
作者:周韵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     日期:2021-03-01    

本刊消息 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既要靠项目建设,改善发展“硬件”,更要靠基层社会治理,优化服务“软件”。近年来,汉旺镇天池村聚焦社会难点和热点问题,以政治强引领,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强教化,以自治强活力,不断推进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群众当家 唱起“主角”

日前,天池村村民代表齐聚村民议事厅,针对村庄怎么整治,困难群众如何关爱等问题展开了详细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以前,干部在会议室对着文件念,我们听得直犯困。现在有什么问题,干群直接面对面交流,不少诉求都在现场得到了回应。”村民陈明花竖起了大拇指。如今,一场场开在青山绿水间的“坝坝会”,以增收致富、群众诉求、精准治理为主题展开协商,以听民声、知民困、办民事、解民难收获了民心。

“聚旺市场周边很多垃圾,非常影响村容村貌。”2月26日,天池宜苑小区业主李大姐把这条信息发在了天池村微信群中,没过多久,她反映的问题就得到村上的回应与解决。她称,从惠民政策宣传解读到民声民意真实反馈,都能通过微信群得到“在线”落实。

天池村由以前的花石沟村、楠木沟村、梅子林村和歇马庙村合并而来。老村软弱涣散,合并后,人心怎么也聚不拢。面对基层治理遇到的新课题,天池村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积极吸纳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等作为后备人才,不断完善村级人才梯队队伍建设,切实为基层治理注入“新鲜血液”。在市政协的引领下,研究部署天池村“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探索打造“有事来协商”平台,形成“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的基层协商民主机制,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打开了一扇窗。建立干群交流微信群,畅通居民诉求渠道和途径,提高问题处理效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乡风文明 润物无声

初春时节,行走在汉旺镇天池村文化广场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图文并茂,家风家训、党建文化、法律法规等主题宣传长廊成为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村民在耳濡目染中沐浴着文明村风。

播撒文化种子,绽放文明之花。近年来,天池村始终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从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革除陈规陋习;广泛开展 “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把文明乡风“种”进村民的心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营造勤劳致富、文明和谐、昂扬向上的新风尚。

一方简易的讲台,两排板凳,就是一个小小的“宣讲室”。台上,身着红马甲的84岁老党员孙德福将中省市全会精神融入故事之中讲给村民听;台下,大家聚精会神,还不时在本子上记录。“把新思想、新政策送到群众身边,这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孙德福说。

乡村基层治理非一时之功,必须驰而不息才能久久为功。去年以来,天池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传统阵地和新载体新手段,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大道理”变为“小故事”,让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大力开展关爱儿童、环境整治、宣传教育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让精神力量接续传递;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进村级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建设,将使之成为引导群众崇尚文明、移风易俗的好平台。

如今,乡风文明正内化为村民的行动自觉,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