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前的绵竹年画《迎春图》中描绘的店招现身绵竹市博物馆
作者:王平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
日期:2021-01-15
本刊消息 1月14日,记者从绵竹市博物馆了解到,国家一级文物、绵竹年画的镇馆之宝《迎春图》中描绘的药村店招几乎与清代实物完全相同,这个发现进一步表明《迎春图》的写实性质,也丰富了该作品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内涵和外延。
绵竹市博物馆馆长刘运琦介绍,近日,他在整理博物馆仓库收藏的绵竹旧城中的木质艺术品及相关文物时发现,一块店招上的文字与绵竹年画《迎春图》中“迎春”章节画的绵竹县城一个药材铺的店铺招牌文字字体和内容十分吻合。该店招有2米多高,宽约30厘米,为阴刻字。 在对其仔细查看辨认后,绵竹历史文化研究者、文管所原所长宁志奇当晚写了一首打油诗来说明这个实物招牌的珍贵价值:“川广药材真地道,松茂转来成都销。莫说历史无记忆,迎春图上有店招。世事难逢一个巧,画中招牌现身了。实物与图两相映,百年老店现今朝。”他表示,这是一件地道的清代绵竹药行木质店招,说明绵竹年画《迎春图》的作者的确见过这件店招,也表明了这幅作品是当时的写实场景。
另外,据绵竹文史方面的有关考察报告显示,当时的绵竹是山货集散地,松潘、茂县等山区的药材及绵竹本地出产的药材,均在绵竹销售。而绵竹年画《迎春图》是清代绵竹画师黄瑞鹄1904年创作的,该幅长卷为4段,包括迎春、游春、台戏、打春。其中,在“迎春”这个章节出现的药材店招等场景,展现的是当时绵竹县城的商业活动, 而一家店铺门前高高竖起的店招,上书“本堂发卖川广道地药材咀片”,也是当时特色商业活动药材经营的一个生动再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