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洪抢险一线书写初心使命
作者:张娟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     日期:2020-08-18    

——广济镇抗洪抢险工作纪实

汛情就是命令,灾情考验担当。在当前防汛形势严峻的关键时刻,广济镇党委、政府把抗洪抢险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雨为令,冲锋一线,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打赢防汛抢险救灾这场硬仗。

及时抢险受损河堤保群众安全

“报告,我在巡河时发现贺家堰处有异常情况,有一段河堤受损,再严重的话会威胁沿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8月16日下午,广济镇巡河员杨兴财急促的声音在对讲机里响起。随即,广济镇立即制定抢险方案,组织大型机械前往现场开展抢险工作,就近利用大石头对河堤受损处进行抢险加固。

“这段时间强降雨不断,我们巡河一刻都不能马虎,无论环境多恶劣,都必须做好巡河查险工作,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向镇政府防汛减灾指挥部报告,并转移群众保障生命安全。”杨兴财有着20年的巡河经验,每天他和另外两个巡河员都会轮流值守,到现场巡查,并在隐患点拉起警戒线,做好沿河逗留群众劝返工作。

8月17日上午,记者在贺家堰处受损河堤抢险加固现场看到,几台大型挖掘机正在紧张施工,争分夺秒地将一车车大石头填往受损处。广济镇副镇长陈治勋告诉记者,针对连续的强降雨天气,该镇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制度,在贺家堰发生险情后,第一时间保证措施到位、人员到位、机械到位,有效延缓了洪水对堤坝侵袭的速度,为抢险加固争取了宝贵时间。

安置点里温暖如家吃住不愁

“邓大姐,今天你公公身体如何?有事一定要告诉我们哦。”8月17日下午,在广济镇金花集镇安置点,社区工作人员关心地问道。原来,受近期强降雨影响,金花集镇社区3组的邓国会家附近的杨家老屋基地灾隐患点出现了异常,为确保大家的安全,从8月12日开始,邓国会和公婆等4人便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转移到了集中安置点,过上了吃住不愁的安心日子。

“那天雨下得很大,我公公年纪又大,还半身瘫痪,要不是社区干部背着他,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回忆起当时转移的情景,邓国会一家充满了感激。“社区干部想得很周到,这里吃得好、住得好,生活上缺什么就跟他们说。”邓国会说,她有时照顾公婆忙不过来,社区工作人员会主动帮忙,帮她收拾、端饭,比亲人还亲,让大家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记者看到,临时安置点干净整洁、设施齐全,闲时大家围坐在一起聊聊天、谈谈心,相互舒压解闷,时常欢笑声不断。“这里安置的群众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为了他们的健康,我们还特意安排了医务人员,并对80岁以上的老人重点照顾,以免身体出现异常能及时得到治疗。”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团结一心共筑群防群治“安全防线”

洪水面前没有旁观者。在金花集镇社区,有十余名群众自发组织投身到防汛抢险救灾一线,与社区干部一起冒雨巡河、排查险情、入户宣传,为打赢防汛抢险救灾这场硬仗贡献群众力量。

8月17日凌晨暴雨如注,在家里如坐针毡的许夕仲坐不住了,尽管轮班的时间还没到,他还是穿好雨衣,戴好安全帽,手持喇叭和手摇报警器急急忙忙出了门。“当时雨越下越大,我心慌得很,不去河边巡查一遍我实在不放心。”许夕仲说,他所在的金花集镇社区是村级建制调整后的“三合一”大社区,幅员面积大,进入主汛期以来,看着社区干部日夜战斗在一线,他们也想出一份力,于是他们十余名中青年自发组成了一个抗洪抢险应急队,每天24小时轮流值守,保护着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汛期,我们以预防为主,秉承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宗旨,走村入户宣传防汛减灾救灾知识,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金花集镇社区党支部书记尹统富说,宣传次数多了,群众也更加理解和支持社区的工作,他们自发组织的抗洪抢险应急队,也成了干群同心、群防群治的最美风景。

连日来,广济镇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扛起责任,将防汛抗洪救灾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广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叶强表示,该镇将进一步落实好各级防汛减灾和地灾防治相关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动群众力量,有力有序有效进行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努力实现“三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