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爱 心不再流浪
作者: 何菲      来源:     日期:2019-12-26    

——我市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侧记

 

12月23日下午,一辆写着“民政救助”字样的车辆在城区紫东阁立交桥附近停下,几位工作人员迅速下车打开后备厢,拿出棉服、牛奶、面包等食物走到廊桥,寻找着桥下的流浪乞讨人员。

据了解,今年11月至2020年3月,我市将开展为期4个月的“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救助车24小时不间断搜寻,保障市区流浪乞讨人员以及因务工不着、寻亲不遇、被偷被抢等原因而陷入困境、居无定所、流浪街头的生活无着人员能得到及时的救助。

对流浪乞讨人员应救尽救

“去不去救助站,他们可以自愿选择,但是绝不能出现流浪乞讨人员有困难得不到帮助的情况。”市救助管理站站长黄道贵告诉记者,寒冬时节,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时刻准备着,2支街面主动救助小组对城区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的重点区域进行巡查救助,不管对方是否愿意进站接受救助,市救助管理站都会无偿发放御寒的棉服和必要的生活食品。

“我们会根据气温变化,适时添加御寒物品,配备必要的安全取暖设施设备。”需要救助的人员送来之后,首先会确认年龄、户籍等基本信息,入住后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救助等免费服务,同时对有返乡意愿的则提供购票救助服务,对未成年人或行动不便的流浪乞讨人员及临时生活困难群众,工作人员会积极帮助他们联系家人,由救助管理站将其护送回家或者送入其户籍所在地救助站。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救助管理站已备好棉衣60套,棉被60床,保暖鞋60双,矿泉水15件,饼干、牛奶、方便面等食物30箱。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救助行动中,市救助管理站还专门制作了宣传单、救助引导卡和印有救助标识的环保袋,确保每一位流浪乞讨人员能够感受到冬日的暖意。

亲人团聚是最深的祝福

翻开救助档案,金牛虎(音)、张黑狗(音)……这些都是入站多年还没有找到亲人的流浪乞讨人员,他们大多患有精神障碍或智力障碍等疾病,说不出自己的真实姓名、住址和亲人,救助站只好将他们安置在市社会福利院或乡镇敬老院,方便进一步寻亲和救助。

“以这个金牛虎(音)为例,2003年救助管理站成立时他就滞留在绵竹,10多年里我们想尽了办法,都没能找到其亲人。”干了多年流浪乞讨救助工作的黄道贵说,每次带着流浪乞讨人员前往公安部门核实户籍信息、进行人脸识别时,他们总是默默祈祷,反复地比对、识别。“说不定哪一次就成功了。”话语间,黄道贵的眼神里满是企盼。

对于精神异常、说不出有效信息的流浪乞讨人员寻亲更是难上加难。只有跟他们聊天,关心他们,慢慢消除戒备心理,才能引导他们在偶尔的喃喃自语中说出家乡驻地或人名。一旦引导成功,工作人员都会像发现救命稻草一样,第一时间去实地查询、核实。对此,黄道贵总是戏谑地自称为“信息捕捉专家”,而这只言片语的信息捕捉背后,是他们对亲人团聚满满的祝福与期盼。

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市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93人次,其中护送返乡269人,发放换洗衣服189套,鞋子132双;开展经常性街头救助活动共计150余次救助132人,发放食品120余份,发放衣被共9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