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李伦全:新年播种新希望
作者: 本刊记者 王平 文/图     来源:     日期:2012-02-07    

  李伦全是目前四川省种植粮食面积最大的农户。
  本刊消息 齐天镇的种粮大户李伦全,这几天有些着急,他的1700亩榨菜要从地里陆续砍掉,如果时间拖得过长,榨菜容易空心,不便于订单式销售。“春节还没过完,在农村找人务工有点难。”李伦全每天有30吨榨菜采收上车销往眉山某食品加工厂。
  1月30日,记者见到李伦全时,他正在齐天镇圣寿村6组的田野中忙碌,一眼望去,满眼是成熟待收的榨菜。6组村民李远寿和当地其他的近30位村民在地里忙碌收菜。他们帮助李伦全采收榨菜,每斤的工钱是5分钱,每天大约能挣工钱30多元。他说他家的4.26亩地租出,按照每亩每年400公斤黄谷的国家发布价格有一笔收入。他还在李伦全的种植基地常年务工,从去年5月开始,帮助李伦全田间管理,一个月挣1000多元。
  该镇圣寿村2组村民徐仁玉对记者说,现在年轻人外出打工,年龄大的在家又找不到活路做,现在在李伦全的基地打工的都是些老年人,有一笔收入还是比较划算。干活离家近,又可以照顾家里的副业。她去年在李伦全的基地干活,从3月开始到年底挣了4000多元,其他的男工人比她挣的收入还多。
  由于粮食烘干设备有限,加之“双抢”期间时间紧张,小麦收割后不能及时烘干,影响到小麦的机械化收割,于是李伦全选择了“水稻——蔬菜”轮作模式。
  去年水稻收割期间,他租用了齐天粮站的两条烘干线,而齐天粮站的2条线每天24小时可以烘干稻谷16吨,这16吨相当于30亩的产量,而他去年集中连片种植了1056亩糯稻,从国庆节开始收打,照这样的烘干进度,他收完全部的糯稻用了1个多月时间。对于这种速度收割,又连贯地影响了下季蔬菜种植和收割时间。
  记者了解到,李伦全在齐天镇建立糯稻基地后,仅去年为当地农户发务工工资就有60多万元,还不包括租地的资金付出。去年以来,他在齐天镇糯稻种植基地建立后,已经在投入200多万元。
  齐天镇党委书记陈斌在了解李伦全的种植规模和有关情况后,表示对他的种植将给予最大的支持,并希望他能积极探索市场机制,提高种粮的效益。
  谈起今年的新打算,李伦全说,最大的期望就是新年里拥有更好粮食烘干线,自己的种植效益更好,能带给周围农户更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