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镇:花繁叶茂田园风光 安居乐业美丽乡村
作者:周韵
来源:
日期:2018-05-21
本刊消息 来到九龙镇,重叠的峰峦郁郁葱葱,宽敞的道路干净整洁,温馨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犹如一幅秀美的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九龙镇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打造乡村旅游,成为“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购物”的休闲农业与沿山乡村旅游典范,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同时也鼓舞着当地百姓昂首行进在奔向美好生活的幸福大道上。 挖掘独特旅游元素 展现乡愁文化符号 走进九龙镇白玉村、清泉村、双同村等村,只见青山绿水中,一栋栋小洋楼拔地而起,昔日老旧的砖瓦房已经成为今日的康养胜地。悦音广场、滑草场、跑马岭、登山道、花宿花乡民宿项目……一系列旅游新景点让该镇独具休闲体验、度假康养特色。 来到滑草场内,四处都是拍照留影的游客。“景美人美,宜居宜业。”正是看好九龙镇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2011年,滑草场总经理郑翱在此投资200余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滑草休闲娱乐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到此游玩。如今,在市政府、九龙镇的大力支持下,滑草场通过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同时新增滑翔、戏水等20多项娱乐项目,成为四川省知名乡村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而郑翱也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 近年来,九龙镇不断壮大沿山旅游经济,同时利用美丽新村建设加大对沿山旅游基础设施改造,修建了大中小停车场,对登山路路灯、果屑箱、登山标识牌等进行了改造和添设,引导村民进行农房改造,修建院户垃圾池,镇上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沿山风景更加靓丽,并通过举办国际和全国滑翔伞邀请赛,开展动力滑翔伞、伞翼滑行、航模表演等多类项目,为旅游乡镇建设增添了动力。 四季有花处处有景 特色农业促农增收 清除杂草、修剪枝叶……近段时间,双同村“月季女神”张颖正忙着照料她的花花草草。几年前张颖辞去了工作,从成都回到双同村开始研究、种植月季花,并尝试在网上进行销售。经过潜心研究和摸索,如今她已经成功培育出了600多种优质的月季花品种,掌握了培育月季的成熟技术。 2018年9月,第八届中国月季展将在中国玫瑰谷举行,作为绵竹沿山旅游一个重要的旅游节点,九龙镇提早谋划布局,鼓励、扶持张颖等种植户大力发展月季种植,积极为第八届中国月季展添砖加瓦。在镇上的引导扶持下,2016年6月,张颖流转了20余亩土地,打造一片极具观赏性的“月季花田”,将月季种植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提高产业附加值。如今,随着生态园的建设和游客的逐步增多,越来越多的资源开始向这里延伸和聚集,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观,村民的收入也不断增加。 近年来,九龙镇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以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充分发挥“菜-稻-菜”粮经复合模式优点,将地域特色与农业资源、乡土文化以及旅游要素相结合,以生态农业产业为基,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走出了一条充满活力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路子,为镇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引擎”。 大力培养“乡土人才” 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削竹子、刻外形……4月24日上午,记者在位于九龙镇的德阳市乡村振兴农民大学(年画+竹编工艺)培训班上看到,来自该镇各村近40名学员正在培训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制作竹器工艺品。 近年来,该镇依托高效农业示范园、农民夜校等平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有重点地组织致富能手、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党员对群众、先富带后富”的帮带形式,手把手传授技术,面对面介绍经验,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其次,镇上采取政策扶持、项目倾斜和技术帮扶等措施,主动对接在外乡贤,鼓励引导更多优秀青年、大学生回乡创业,参与水果、水产、蔬菜种植等生态农业项目,创办各类经济实体,示范和带动更多的农民成长为复合型人才。该乡已先后建立起花木、蔬菜、葡萄、猕猴桃、核桃、竹笋等种植产业基地10余个,培养了一大批“土专家”,带领周围群众一起致富奔小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