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引客来
作者:何菲/文 王义超/图
来源:
日期:2018-03-13
——我市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侧记
三月的绵竹,春意盎然,百花盛开,人们纷纷走出户外赏花踏青,各个乡村旅游景点游人如织,呈现出一片兴旺的景象。 为让乡村旅游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绵竹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近年来,我市不断挖掘自身资源,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巧打文旅特色牌,使得乡村旅游多点开花:形成了沿山一带以观花、赏景为主题的休闲度假游;孝德镇年画村、西南镇金隆村以亲子、农家体验为核心的生态乡村游;花香四溢的玫瑰大道成为最美骑游线路……奔跑在全域旅游发展“赶考”路上的绵竹,依托自身丰富的生态资源,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在绵竹,这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过客。 以花为媒 引爆绵竹乡村旅游 春暖花开,正是踏青旅游的时节,除海棠花、油菜花外,拱星镇白溪河村的樱桃花也次第盛开。随着连片樱桃花绽放,山野被染成一片雪白,众多游客纷至沓来,畅游于花海间。 每到4月下旬,土门镇的万亩玫瑰园总会引得游客“闻香”而至。连续举办二十届梨花节的绵竹九龙镇、汉旺镇、遵道镇等沿山乡镇更是让梨花成了乡村旅游的固定招牌,打出了“春赏花、夏纳凉、秋赏果、冬观雪”的旅游组合拳。 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契机,我市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发展目标,充分打好生态与旅游两张牌,大力发展花卉种植、有机特色农业等多个业态,以花为媒,以节会友,加快推动一、二、三产融合,不断提升绵竹旅游品质。 春节期间,九顶山第四届大熊猫文化旅游节、花博园油纸伞节、梦幻灯光节等一系列节庆活动的开展,让游客在绵竹体验了别具一格的新春度假乐趣,旅游人气不断积聚。数据显示,春节假日我市共接待游客66.68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3.12万人次,一日游游客63.56万人次),同比增长20.41%;实现旅游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29.95%。 多点开花 旅游活力不断迸发 亲自手绘一幅年画,离开时还不忘带走年画披肩、年画挂饰等些许特色年画产品,已成了不少游客来孝德镇年画村旅游时的“必选动作”。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产业优势,年画村积极打造集生态观光、游乐休闲、文化博览、文创体验、养生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创体验型旅游目的地,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年画乡村旅游风景线。 清平镇向创建金色清平4A级旅游景区“进军”,绵竹花乡·绵竹九龙山花宿项目已动工开建,金土村、年画村四好美丽幸福新村项目加快推进。同时,我市成功创建了九龙山——麓棠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剑南老街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年画村、玫瑰大道沿线新建7个旅游生态环保厕所……运用“旅游+”思维,绵竹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出多层次、差异化的旅游产品,着力构建起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从景点到全域,全市旅游业呈现“多点开花”态势,旅游活力不断迸发。 去年5月,2017中国自行车联赛四川绵竹站“玫瑰谷杯”比赛在我市举办,热闹非凡的国家级赛事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和参赛者聚集绵竹。同时,随着全国篮球青年男子锦标赛、“花海漫漫·乐游绵竹”绵竹定向赛、“两汉三国·秦蜀古道”定向运动等一系列体育赛事的相继举行,更大大提升了我市对外知名度。 抢抓机遇 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老板,泡三杯茶,整点锅边馍馍之类的特色菜,我们爬完山就下来。”随着天气晴好,我市沿山也迎来了众多踏青游客,弯曲的山路上更是车流不断。“一开春生意就好得很,周末不提前订的话,压根腾不出位置。”这几年,金花镇村民刘晓蓉一家瞅准了乡村旅游的商机,办起了农家乐,年年收入都不断增长。 农文旅融合,产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民房变客房,乡村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让村民看到了致富机遇,以家庭为单位的农家乐、乡村客栈等每年都在增加。而借力绵竹对幸福美丽新村的统筹推进和升级打造,游客感受到家一般温暖的民宿旅游接待,则是这里吸引无数游客纷至沓来的特色和活力所在。 五彩游道、竹篱凉亭、青砖黛瓦、小桥流水……遵道镇花棚子特色民宿村打造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一个大气精致的川西民宿景区已初具雏形。在金花镇,“印象金花”康养民宿产业已成为该镇目前最具特色的产业项目,民宿经营户已发展壮大到近50家,拥有1000余张床位。 农村的路子宽了,农民致富的门路更广了,乡村旅游已然取得藏富于民、硕果满仓的满满民生实在。据统计,我市目前已成功创建省级“四好”村28个,一个个以新家为新业,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脱贫增收致富梦想的乡村农家,正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幸福与欢笑。“儿女好几次要接我们老两口到城里,都被我们拒绝了。”金花镇村民尹大爷说,“你看我们现在的一切,哪一样比城里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