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师傅的电力“情缘”
作者:本刊记者 周静 文/图
来源:
日期:2012-01-09
薛师傅的电力“情缘”
——记全省十佳供电服务标兵、绵竹供电局供电保障所副所长薛兴明 ■前言:日前,从绵竹供电局传来好消息:该局供电保障所副所长薛兴明荣获全省电力系统2011年“十佳供电服务标兵”称号。这不仅是绵竹供电局的荣誉,更是薛师傅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生动诠释。 他下过乡,当过兵,23岁转业进入电力系统工作,41岁时从司机转岗到配网班从事一线业务工作。面对全新的岗位,他凭着“干一行,爱一行”的执著信念,迅速成长为业务精湛、受人尊重的“薛师傅”。如今,薛兴明虽已54岁,却依然奔波在绵竹城网维护抢修第一线。
爱岗敬业 从“门外汉”成长为业务能手 1999年,电力系统改革。在抢修班开了十几年工程车的薛兴明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被分流到供电保障所(前身为绵竹局配网班)从事业务工作。虽然是业务上的“门外汉”,但他相信只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信念,就没有自己攻不了的难关,啃不下的硬骨头。 供电保障所主要职责是负责绵竹城区线路的运行维护、抢修和服务。要适应这个岗位,必须先熟悉绵竹城区线路网络。为了尽快掌握这一基本技能,薛兴明除了上班时间认真学习,反复观察,他还将城区配网图借回家,晚上在灯下反复揣摩、写划,仅仅一个月时间,他对绵竹整个城网一清二楚。只要接起报修电话对方一说完地址,他就能清楚地指出故障点在哪条主线哪一段位置。 为了多实践,只要有抢修任务,他无论天晴下雨总是第一个自告奋勇到现场进行实战。刻苦加上好学,从2001年进入抢修一线仅三年功夫,他便成为单位业务的一把好手,取得了高级配网专责的资格。在2009年德阳电业局举行的“配电线路调考”大赛中,他力克群雄摘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对此,单位技术能手李伦文夸赞道:“半路出家能够有他今天这个水平,整个系统都少有。” 真情服务 为了万家灯火通明那一刻 作为一名电力抢修工人,当看到老百姓在明亮的灯光下其乐融融的情景便是薛兴明最开心、最满足的时刻。今年中秋节轮到薛兴明轮休,下午4点多他突然接到所里的电话:“薛师傅,城区明阳街在拆除危房时将路边的电杆(电线)打断,倒在旁边一住户的阳台上,造成城中心数万居民和商家停电,情况很危险!” 薛兴明二话没说立即赶往事发地,他迅速查看现场,安排材料,调集全所人员制定抢修方案。拆除旧线,挖坑、栽杆、架线,为了数万群众尽早恢复用电,他与同事们顾不上吃饭加班加点的忙碌着。夜深了,天还下起了大雨,漆黑的夜里只有一盏临时架起的照明灯。薛兴明忙着在现场指挥,不时叮嘱大家要做好安全措施。雨滴将他的衣服淋湿透了,徒弟们心疼他,喊道:“师傅,你去休息一会儿!”“我没事,我们加把劲,争取早点修好让市民用上电。”经过连续14个小时的奋战,到次日早上7点,明阳街的线路终于抢通,早起的市民又用上了电。看到忙碌了一整夜的电力工人,一位大娘握着薛兴明的手连连说道:“师傅,你们辛苦了!”“只要你们用上电,再累都没事!”揉着猩红的眼睛,薛兴明说道。 传经授艺 徒弟们眼中的好师傅 在徒弟们的眼中,师傅薛兴明既严厉又慈祥。跟师第一天起,他会反复给徒弟灌输:搞技术的人必须严谨,必须有责任心,来不得半点偷工减料,弄虚作假。带每一个徒弟,他都会从安全措施,操作规程入手,亲自带领徒弟爬杆子、拧螺丝,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为了提高工作效率,2006年48岁的薛兴明学会了电脑,如今他不仅将自己的实际操作经验手把手的传给徒弟,还教徒弟如何在电脑上做台帐、做资料、做流程。 薛兴明的一言一行深深的影响着徒弟,“师傅对我最影响最大的是他超强的责任心和严谨高效的工作方式。”徒弟李帅华说。到现在李帅华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当负责人的场景。为了鼓励他,师傅当天亲自到他组上参与施工,不时叮咛他注意安全措施,提醒他现场如何注意带电部位,危险点。看到师傅鼓励的目光,李帅华顿时信心百倍,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负责人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