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四个抓好”彰显新农村综合体特色
作者:王勇/文 寇元林/图
来源:
日期:2012-01-05
去年年初以来,按照关于清平乡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工作要求,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贯彻实施意见和强力推进清平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的通知,着力推进安置房建设、基础设施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等9大类共28个项目,倾力打造“人口聚集适度、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和管理科学民主”现代化的新农村综合体和山水秀美的“世外桃源”。
抓好安居,统筹推进农房重建。以科学规划统领重建,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采用统规自建为主的农房重建方式,选择蔺家坎、大湔坪作为统规建设的集中居住点,共统规安置农户233户。目前,大部分群众已入住。 抓好配套,统筹推进设施建设。以“规划导引、基础先行、设施配套”的推进方式,紧紧围绕产业配套完善生产性设施,围绕新村配套完善生活性及公共服务设施。一方面实施清平生态广场、农贸市场、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等多项关乎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的建设项目。目前,正大力推进项目的建设,除极个别项目今年完工外,大部分项目已在去年年底完工;另一方面按照建设“金色清平、世外桃源、避暑山乡”的主题定位思路,实施沿场镇主干道两侧、通村道路沿线两侧和中心村等区域的风貌改造,目前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同时,启动了镇到村路网改造、生态修复、景观整治等项目,努力打造与青山绿水相融共生的城镇风貌,建设风貌突出、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 抓好发展,统筹打造产业格局。大力发展现代工业、特色农业、休闲旅游业,连动推进一产增效、二产升级、三产突破的产业提升。工业发展上,走磷矿开采与利用相结合之路,做强做精磷矿采掘及深加工,以精细高效为方向大力推进产业升级;旅游发展上,结合清平的特色资源和区位优势,以清平场镇商业街建设为核心,通过特色商品交易货廊、山货交易市场、特色农家乐、演艺广场等多个项目建设,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目前,大湔坪乡村酒店建设已竣工,正在进行招商;山货交易市场已完工,正在进行客商招租,其他项目也加快实施中。 抓好管理,统筹建构新型社区。以“营造卫生舒适、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为目标,开展了“清洁家园”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并加快对场镇周边及通村道路沿线实施绿化美化,确保城乡面貌有明显改观。不断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完善就业保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试点,实现全乡新农合全覆盖,努力确保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立足新型社区的建设要求,正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探索适应新城镇、新社区、新农村、新功能的管理模式,建构起管理秩序优良、居民文明和谐的农村新型社区。 与此同时,在特色农业发展上,因地制宜确定了林下生态土鸡养殖项目、600亩优质猕猴桃种植项目和林下种植项目、清平微田园建设项目、50吨冷水鱼养殖项目共5个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在省级相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正全力推动项目的实施。目前林下生态土鸡养殖项目一期700只土鸡已投入生产;优质猕猴桃种植项目和林下种植项目正组织编制猕猴桃种植基地建设方案,并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微田园建设项目已完成部分区域的蔬菜种植;冷水鱼养殖项目完成建设方案工程设计。5个项目除林下种植、冷水鱼养殖于2012年2月完工外,其余项目均计划在2011年年底前完工。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围绕农民增收,着力现代农业发展,以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为重点,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向优质、高效、规模化发展;着力新村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以风貌改造和农村沟渠、道路建设等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深化农村改革,以加快机制创新为重点,增添农村发展活力;着力清平乡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全面推进各项目建设,全力争创全省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示范,努力推动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顺利、高效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