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持续发力 托起幸福“夕阳红”
作者:何菲     来源:     日期:2017-11-06    

本刊消息 面对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近年来,我市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不断加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力度,着力提升养老服务保障水平。截至目前,我市城乡养老服务机构床位已达1698张,建成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1个,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覆盖人数18800人,补贴金额达564万元,为全市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了有力保障。

服务“夕阳红”事业

政府主导强势推进

养老服务机构数量和覆盖面决定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走进孝德镇敬老院,现代化的养老居住环境让人倍觉温馨舒适,院子里书法室、棋牌室、接待室等一应俱全,老人或是在房间内下棋打牌,或是围坐在院坝里聊着家常……

自从搬进敬老院,65岁的独居老人王安顺逐渐变得开朗,经常与老伙计们一起聊天、下棋,生活安逸。亲戚们对老人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老人吃得好、睡得香、聊天有伴,大家都很放心了。”

改造养老机构床位是今年市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据悉,目前我市特困人员集中供养1200余人,今年改造公办养老床位300张,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逐步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同时,在继续加强乡镇星级敬老院创建的基础上,推动农村敬老院向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变,不断提升入住率和服务水平,让更多的农村老人享受优质养老服务。

推进“互联网+”

居家养老服务效益凸显

儿女都忙着上班,每天午饭后汉旺镇方大社区的老人们都会来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老伙计下下棋、打打牌、摆摆龙门阵……对于老人们而言,在这里过一天很充实,中心的休息室、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健身房等,都是老人们的“聚集地”。

而在剑南镇滨河西路社区,每个月社区的助老服务员都会准时上门,为独居老人打扫清洁,陪他们聊天说笑。从助餐、助洁到助急、助医等,更多的绵竹老人正享受着政府“买单”的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伴随着多支义工服务队、医疗服务队等志愿者队伍的加入,全市“10分钟养老服务圈”成效凸显。

此外,我市还积极探索“1+N”养老服务模式,借用“互联网+”的理念,努力打造以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集线上、线下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养老平台;同时准备引进德仁堂托管全市敬老院,由专业管理团队进驻,培训人员持证上岗,并以医疗资源为补充,盘活现有资源,在满足农村特困人员入住的基础上广泛开展社会代养工作,提升敬老院养老服务等级,推动全市养老服务向全域“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