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村入户,只为送去关爱
作者:王勇 文/图
来源:
日期:2017-10-16
——我市开展“阳光家园计划”服务残疾人项目小记
10月8日,土门镇林堰村李明(化名)的家里来了一群身穿绿色马甲,上面写有“绵竹爱心互助协会”字样的志愿者。他们一到李明的家里,就忙着帮他打扫家里清洁,还为他做按摩,与他聊天,了解他近来的生活状况。 李明今年28岁,和父母生活在一起。1岁多的时候出车祸,导致脑袋受损,留下后遗症,时不时要发病。因为身患疾病,平时也很少出门,父母外出了,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很是郁闷。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李明今后不会再感觉孤独了。今年市残联向社会组织以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开展“阳光家园计划”,为持证的智力和精神三级残疾人服务。今年5月活动启动后,承担此项任务的绵竹爱心互助协会的志愿者们进村入户,不辞辛劳,为服务对象提供基本生活料理和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辅导等。 为了及时开展好走访活动,绵竹爱心互助协会进行了统筹安排,把志愿者分成7个小组,每个月7个小组都要上门对全市300余名服务对象进行了解。从第一次上门时服务对象的拒绝,到第二次、第三次,志愿者们不厌其烦,与服务对象、服务对象家属沟通、交流,从心理上感化他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服务对象最终接受了志愿者的服务。志愿者们帮助他们打扫清洁、理发、洗头、剪指甲;帮助他们整理家务、心理抚慰。 九龙镇新龙村的黄娟(化名)因为常年服用药物,导致身体发胖,肚子大得就像一个孕妇。最近不幸的事情又接连发生,先是母亲不慎摔断了腿卧病在床,父亲又查出得了肝硬化。 因为一家人都身患重病,没有劳力,前段时间收割回的谷子都还堆在屋里,快要发霉了。在走访中,志愿者们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刻动手帮助他们晒谷子。经过2个多小时的努力,黄娟家的谷子终于晒完了。参与的志愿者们累得大汗淋漓。 在金花镇三江村,有个叫刘军(化名)的小伙子,因为精神有问题,常常是闭门不出,不和人交流。志愿者们第一次去的时候,他也非常排斥。 当志愿者从家属那里打听到他喜欢画画后,便主动与他聊画画的话题,并给他带去画笔,一起画画,这才打开了刘军的心结,让他与志愿者有了更多的交流。每次志愿者离开,他都依依不舍,盼望下次再来看他。 这些只是志愿者开展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在日常服务活动中,志愿者们还为服务对象做了很多事,无论是职责范围内还是职责范围外,志愿者总是尽力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这些残疾人家庭确实很困难,一家人有的是精神病,有的身患重病。”爱心互助协会会长唐顺玉告诉记者,其实,志愿者们除了做好规定的一些任务外,还做了很多“自选动作”,比如节日送慰问品、送衣物等。 “这些精神上有问题的残疾人,是非常希望与人交流的,一个人呆在家里,时间长了精神状态就会越来越差,性格也特别古怪。如果大家给予他们多一点关爱,他们的状况会越来越好。”唐顺玉说,为他们做服务,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还特别需要一份爱心,只有这样的服务,他们才会从心理上接受,也才会得到他们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