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世忠:养花致富乐陶陶
作者: 本刊记者 周洋 文/图
来源:
日期:2011-12-26
今年68岁的姜世忠1978年便开始养花,偶尔卖点挣点零花钱贴补家用。他说,小时候他就喜欢看书,钟爱盆景艺术。1981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姜世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聪明的他就开始小有规模的在家里做假山、盆景。但是由于当时条件限制,花价也不高,所以并没挣到多少钱。1992年,姜世忠考取了园林建筑技术员,和几个园林艺术爱好者在兴隆成立了一个小型的园林建筑公司。“那时我们主要给一些单位、私营企业修葺假山。”姜世忠说,由于一些内部原因,公司并没有经营太久。
一晃到了1996年,姜世忠果断地把自己承包的4.4亩责任田全部种上了花草和木本风景树。“当时很多亲友都不理解我的做法,他们认为我这样做是在‘自掘坟墓’。”说到这里,姜世忠很是激动。 “但是事实证明,我这条路是走对了。”正如姜世忠种所说,当时他种花的效益远大于亲友们种田的效益,有异议的人也开始信服了,姜世忠养花也越来越有名气。他做的假山、盆景、花园绿化散布全市机关、学校、企业、单位,当时绵竹的县委招待所、城北中学、城南中学等地都留下了他勤劳朴实的背影。 在姜世忠的花圃里,记者只看到了茶梅、腊梅等少量的花类植物,雪松、罗汉松、广玉兰等树类植物覆盖了整个花圃。“以前我还是以种花为主的,四季海棠、栀子花、杜鹃花等我都栽培过。2000年,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我便开始大规模的种植树木。” 5·12大地震后,家家户户都修起了新房子,很多村民都去姜世忠那儿买花装点自己的新家。“他真的是一个善良简朴的人。地震后,我们来买花草树木他几乎都没收钱,这些年来他也挣了不少钱,但是他为人却一直勤俭、低调。”谈到姜世忠,周围的村民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他在那些花花草草上下了很多功夫,把那些植物养得很好,就连安县、什邡等地的爱花人都会大老远的跑来照顾他的生意。”村民王大爷说。 村民们告诉记者,姜世忠的一双儿女都在城里开有花铺,他们大部分卖的都是姜世忠亲手种的植物。近年来,父子三人还开设了“租摆业务”,市区的一些银行、学校、私企等单位都在他们那儿租花,他们负责护理,只收取少许的租金。“能为我们绵竹的绿化事业做贡献,我非常地开心。”姜世忠说。 姜世忠说,他很感谢党和政府,特别是在2008年5·12大地震后,在江苏人民的倾情援建下,宽敞、明亮的水泥路修到了他的家门口,从此,他对养花的信心更足了。 据悉,目前姜世忠养的植物已经供不应求了。姜世忠说,他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政府能够多提供技术、销售渠道,使我市的鲜花闻名全川,甚至全国。他也相信,他养花之路一定会越来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