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走就走,“微信组团旅游”安全吗?
作者:申梨      来源:     日期:2017-09-07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旅游享受与优惠并存!”现在,一打开微信总能看到一些旅游公众号、驴友群等发布类似信息。不少市民发现,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短时间内组够一定人数,价格优惠、便捷灵活,吸引不少人参与。微信组团旅游真能提供一场完美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吗?

  现象:微信组团成时尚 商家建群揽生意

  “凤凰古城好玩,各位亲约不?”在手机微信群里,记者时常能看到这样的信息。而且这类关于吃的玩的消息,最容易吸引人们的兴趣。往往是一呼百应,马上成为热聊话题。

  “微信组团旅游,确实是挺方便的,而且因为大家都是认识的,比较能玩得来。而且相比去旅行社报团,行程安排更自由,费用开支也是透明的。”家住东方明珠的市民陈翔芬说,她多次参加过朋友圈发起的旅游。

  记者发现,除了朋友之间用微信相约出游,一些商家也盯上了这里的机会。尤其是一些贴吧、俱乐部之类的团体,特意建一些旅游群,将一些散客组织起来,形成团队,享受团队价格和服务。

  经历:朋友网上相约出游 喜忧参半

  家住大南街的何泽彦是一位资深的旅游爱好者,五年来的旅游行程遍布了全国多地。今年8月份,他刚带着妻子参团去了西藏,几天的游玩令他颇为满意。

  何先生告诉记者,自由便捷、价格优惠、费用AA制是他选择微信组团旅游的原因。他参加了多个微友群,平时群内不定期发布组团旅游信息。每一次活动自发组织,约好地点一起分摊费用,自行购买意外保险并对自身安全负责,活动本身不盈利。

  “我们的微信群是一个固定的圈子,成员大多有固定收入,一同出游比较放心,但也会遇到糟心事。”何先生说,他就曾遭遇了微信组团旅游的尴尬。5月份他参加群里组织的若尔盖自驾游之行,本来商量好五人行,中途一对年轻情侣发生口角,到达松潘县城时,两人便私自离开返家,最终只得三人承担全部旅途费用。旅行结束后,本打算联系两人,两人却悄悄退了群。

  业内人士:微信组团游 安全隐患大纠纷多

  据我市某旅行社负责人周女士介绍,旅行社业务是特许经营的业务,不仅需要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还需要专门的审批,还要接受旅游监管部门的监管。一旦发生问题,游客可以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监管部门有权根据具体情况协商解决问题。通过微信这种形式参加的,上面都标注活动是AA制,“微信组团旅游”就像代购和微商一样,个人承担自己的安全问题,出了事情没有谁能负得起责任。

  “微信组团旅游是属于个人意愿的带有娱乐性质的团体性民间活动,这类活动不属于旅游法规管理的范围。”周女士认为,外出游玩,安全是重中之重,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都不堪设想。因此,她建议各位游客,应选择正规、信誉好,特别是证照齐全的旅行社。同时要签好旅游合同,注重旅游产品的质量,不要一味选择低价产品。对微信圈、贴吧等组团旅游形式要提高警惕,慎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