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房价稳中有升 市民从容理性消费
作者:本刊记者 张红
来源:
日期:2011-12-20
绵竹房价稳中有升 市民从容理性消费
——透视我市房地产业发展 “铜锣湾3小时热销146套,销售率超过70%,还有仟坤云庭,说销售形势也很好,真是好房难求!”岁末之时,我市一个月内两大楼盘相继开盘,销售均呈一派旺势。街头巷尾,市民议论纷纷。 众所周知,受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全国各大城市的房价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不少大企业大楼盘以降价促销,销售仍不景气。房子的降价风何时吹到绵竹,绵竹的房产销售为何如此火爆?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对我市近年来的房地产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态势,以及老百姓是如何看待绵竹房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采访。 房产开发从无到有 房价多年稳中有升 一个城市的房地产业兴旺程度,代表了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市的房地产开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旧城改造。近20年来,我市的房地产开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旧城改造到多层小区再到高层电梯公寓几个重要阶段,房地产开发业所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是我市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房地产业空前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益,房地产开发行业为我市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在我市有资质的开发企业有21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有7家,其中3家来自外地。自旧城改造以来,我市房地产开发面积累计达300万平方米,仅今年开发面积就达20多万平方米。从总体情况看,我市房地产业发展态势较好,房地产市场相对比较稳定和规范。 许多市民还记得,在2001年我市举行的首届房交会上,市区大部分商品房售价每平方米在450元至550元之间,较高价的天河馨苑每平方米售价在600元左右。从2002年开始,我市房价开始以每平方米100元、200元、300元的价格上涨,到2004年时,大多数商品房价格涨至1300元左右。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我市房价涨幅不大,市场热度持续,房地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到2008年5·12大地震发生时,我市的房价涨至每平方米2000元左右,而到今年,大多数楼盘价格已在每平方米3000元以上。就拿新近开盘的楼盘来说,开盘价达每平方米3400元左右。在某楼盘火爆的销售现场,记者询问,“这是绵竹的最高房价了吗?”一位正在为儿子选购婚房的王老先生对记者说道,这肯定不是绵竹的最高房价,就小区环境和开发档次而言,应该是德阳地区的最低价!原来,李老先生的儿子在德阳某单位上班,准备明年结婚的他们在德阳及什邡、广汉、罗江都看过新房,最后还是认定了绵竹的房子。“绵竹是个适合生活的好地方,目前的房价能够承受!”最终他们把新房选在了绵竹。 三类消费者构成当下买房主流 老百姓作为消费者,通常都会货比三家,买房是终身大事,更不能例外。在我市争先恐后的买房者中,记者发现三种人构成了现在的买房主流人群。 一是无房户,的确需要购房的。比如,从农村来城里打工的小俩口,在城里打工数年,现在终于结婚生子。为了生活方便,也为了下一代的读书问题,想在城里安家的年轻人,这也是当下购房的主流人群。从富新镇来绵竹打工的小崔就是属于这样的年轻人。他和妻子在城里开美发店有十年时间了,目前有一个5岁的女儿。平常从富新镇到城里,开车也就十多分钟的路程,但为了女儿有一个好的读书环境,他们决定在城里买房。小崔告诉记者说,地震前他也考虑过在城里买房,但经济有些紧张。地震后看到房价一路飙升,女儿也将要上学,他才在2010年下半年时下定决心买房。他走遍了城里的各个售房点,最终选定了离学校和公园都较近的西门一处楼盘,当时价格每平方米2500元左右,他觉得还是买得值!小崔告诉记者说,像他们这样在城里打工的农村青年,家里经济条件稍好的都愿意在城里买房,让孩子在城里读书,对工作和生活都非常方便。 还有一类买房者,是属于想换新房的人。“我现在住在天河小区,以前买的时候,还是属于小区环境比较好的。但因为地震中房子摇过,心里总觉得有些阴影,如果有合适的,还是想添钱换套新房。”在某镇乡上班的小敏告诉记者说,地震的时候她正在家里,那种巨烈的摇晃使她几度都以为房子要坍塌了。虽然房子经鉴定后不属于危房,也已经维修加固,但心里总是有些阴影。所以近一年时间以来,她和家人都在看新开发的楼盘,最近才选了新房。“现在的二手房虽然卖不到好价钱,换新房还得添钱,但还是选择了换新房。”像小敏这样的人还不少,大家以对地震摇过的房子有阴影为由,纷纷加入到了买房队伍中。 最后一类在绵竹买房者,则是对绵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人,把买房既作为一种投资,也为今后在绵竹生活作一些打算。郭先生就是这样的人。地震后,他和朋友从开县到德阳从事土建工作,认识了很多绵竹的朋友,一来二去,他和家人渐渐喜欢上了绵竹这个城市。“成绵复线马上就要通了,德阿公路、成兰铁路建成后,绵竹再也不是死角,今后说不定还要到绵竹来做生意。”郭先生说,他爱人非常喜欢绵竹,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尤其是沿山一带,四季都是美景,他的几个朋友都有到绵竹安家的愿望,最近也都到绵竹来看新楼盘! 探寻绵竹购房“热”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全国各大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大中城市房价一路下调,虽然各大企业均打出了降价促销的招牌,但销售形势仍不看好。为什么绵竹的房价在涨,销售还是如此火爆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购房刚性需要仍然存在的原因以外,多年来绵竹房地产业基本健康的发展形势,以及老百姓更看重的房屋品质和对绵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是绵竹房屋销售“热而不冷”的主要原因。 一是灾后重建带来发展契机不容小视。虽然地震给绵竹地产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但是灾后重建也给地产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比如城镇规划的重新调整、震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全市抗震不达标和危旧房的改造以及“保障住房”的建设等在加快了绵竹房地产业快速恢复和发展的同时,也蕴育了房地产的商机,老百姓对房地产的需求继续保持了热度。 二是政府限价有力,与德阳周边县市相比,绵竹房价相对较低。近年来,为了贯彻落实好国家“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我市政府一方面及时出台限价标准,一方面组织力量切实加强限价政策的执行。据了解,我市目前多层建筑平均价格为每平米3500元,电梯公寓平均价格为每平米3900元。与周边县市相比,价格较低。 三是主管部门规范管理,确保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虽说震后三年是我市房价上涨最快的三年,但实际上也是我市房地产业更加规范发展的三年。据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主管部门更加规范了预售管理,新楼盘开盘时必须办理预售许可证,必须公示房价。为防止房产商不给购房者办理房产证,还加强了“入住办证”的检查和管理。 四是交通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投资热悄然兴起。过去,绵竹虽然有沿山近百里如画般的乡村旅游带,但是受交通制约,很多人到绵竹旅游的机会在减少。而随着即将竣工的成绵高速复线通车,绵竹到成都的距离将由83公里缩短到60公里,时间也将缩短到一个小时,从而实现绵竹到成都的“一小时经济圈”。还有成兰铁路、德阿公路等重要交通工程的建设,使原来的“交通死角”成为“交通枢纽”。区域位置的改变,必然滋生新的产业,投资热在绵竹的兴起,也为购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民进城买房者增多。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民进城不再仅仅是劳务群体,同时也成为消费群体,住宅市场和商业地产的消费形成新的亮点,给房地产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市场。 老百姓的心里话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老百姓首先关注的还是生活环境的问题。家住天河小区的高先生告诉记者说,以前在旧城改造中,边拆迁边修建,一般在原址上进行或者退后几十米拓宽街道修建,即使有一些所谓的“小区”,也是商住混合,楼下开门市,楼上居家,住户经常被噪音油烟所困扰,期盼将来的新房是纯粹的生活小区,安静、舒适。 同时,老百姓期待房产商的开发水平更高,推出的楼盘带给住户的感觉是功能更加完善。小区的绿化必不可少,停车位必不可少,健身器材必不可少,交通要方便,就医就学更要方便。 其次是价格问题。绝大多数市民对目前绵竹的房产价格表示“3000元左右可以接受,如果超过4000元就是太高了”,希望政府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房价管理,确保老百姓买得起房,住得上房。继续加强房产市场的管理,使有实力、信誉良好、技术实力强的企业进入绵竹房地产开发,推动我市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继续加强城市规划尤其是城东新区的规划与管理,打造更具现代和时尚气息的城东新区。 第三则是户型。“房屋面积没有一点浪费,设计合理,房型不必太大,但很实用。”“一室一厅一厨一卫四五十平米的房屋,绵竹好像很少。”“还有80多平米的两室两厅双卫或三室一厅单卫,很实用,三口之家很适合。” 同时,老百姓对目前我市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表示堪忧。希望小区物业管理不仅仅是收收水电气费用,而是更加人性化管理,更加尽职尽责,更加规范管理,让大家住得安心、放心,不闹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