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调解“和事佬” 为民排忧解纷争
作者: 本刊记者 何菲 文/图     来源:     日期:2011-12-16    
当好调解“和事佬” 为民排忧解纷争
——记绵竹市交警大队事故中队民警陈相文
  早上8点刚过,陈相文就出现在办公室,打扫清洁、收拾办公桌、将调解笔录归纳成册……自进入警察行列以来,他天天如此,即使目前距离他退休已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却依然保持着这个良好的习惯。
  上午9:30分,记者刚走进陈相文的办公室,看到一位小伙子正拉着他的手不断地道谢:“太感谢了!要不是你帮着调解,真不知道我们要闹成什么样子!”从陈相文手中接过事故调解协议书,谢大爷的儿子显得很激动。调解成功后,赔偿方张某也松了一口气,说:“这事总算有个了结,我这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前段时间,张某驾驶轿车时不慎撞上80岁的谢大爷,造成其受伤住院。事后,双方在赔偿数额上产生分歧,反反复复“拉锯”,又不愿走司法程序,彼此都很烦恼。
  当天上午,谢大爷的儿子和张某带着各自的材料找到陈相文,申请调解。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法律法规讲解、劝说,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张某一次性赔偿谢大爷8万余元。
  送走张某等人已经快11点了,陈相文刚端起手中的杯子还没来得及喝,又一对当事人吵吵闹闹地进来了。“不行,你说的金额太少了,我没法接受,必须要加!”“你要求赔偿的太高了,我赔不起,我们听陈警官怎么说!”陈相文赶忙迎上前去,仔细了解案情。原来事故当事人车某开车将胡某撞成重伤,经医院诊治,胡某虽无大碍,但却落下了伤残。双方一直就赔偿金争执不下,今天特意来找陈相文调解。“我很感谢你们信任我。针对你们这个事情,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建议你们……”经过陈相文一番耐心细致的讲解,双方的脸上没有了来时的怒气冲冲,而是心平气和的结伴离去。
  看看时间,已经12点半了。口干舌燥的陈相文顾不上桌上的茶水早已冰凉,端起来就是咕咚咕咚几大口,而周围的办公室都已经静悄悄的了。“今天案子算比较简单比较少了,最多的时候我一天调解七八起案子,那才是忙得脚都不沾地!”陈相文说,为了方便群众,他经常错过吃饭时间,饿着肚子在工作。
  长期干事故调解员工作,陈相文总是呆在争吵甚至紧张的气氛里,稍微言行不慎还会招来当事双方一顿痛骂,即便如此,他也从未与当事人红过脸。在处理今年10月的一起交通事故时,由于事故主要责任方钟某受伤并致残,因此裁定另一责任方古某赔偿一定的费用,古某及其家属非常不解,双方争吵不休,古某的家属甚至怀疑陈相文从中捞好处、收红包,扬言要去纪委等部门举报。面对这样的指责,陈相文不急不躁,依然耐心地把有关赔偿的政策及标准仔仔细细地剖析给古某及其家属听,打消了他们的疑虑。终于,在他的努力下,双方达成一致,握手言和,事故得到圆满解决。“事故当事人的情绪肯定需要渲泄,我们尽量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不过于计较他们的过激语言和行为,心里那些委屈烦躁的情绪自然会平静很多。”
  近期调解的一起交通事故让陈相文的心里沉甸甸的。事故当事人王某驾车在德阿路江苏工业园区路段将路过行人赵某撞成重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赵某是个豆蔻年华的芳龄少女,家里本打算月底为她和男友举行婚礼,没想到从此阴阳相隔。赵某的父母悲痛万分,向事故方王某提出高昂的赔偿金。王某表示自己经济有限,希望赔偿金能适当降低,而赵某父母却坚决不同意。在前后三次的调解中,陈相文像一根针一样,不停地穿梭在王某和赵某父母之间进行调解。一番努力下,双方最终达成协议。而王某为表达自己的歉意,还追加6万元赔付款作为补偿。事情就此告一段落,但陈相文的心里却不能平静。“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机动车多了,不少人的交通安全意识还十分单薄。绵竹每年的交通事故近5000起,这该有多少人受伤,多少家庭毁于一旦啊!”说到这里,陈相文也不禁感叹起来,“希望今后大家的安全意识强一些,交通事故少一些。”
  交通调解工作说起来琐碎,做起来麻烦,听起来心烦,陈相文动之以情,晓之以法,耐心细致地当好事故当事人双方的“和事佬”。自2006年8月调到事故调解岗位工作以来,陈相文共调解各类交通事故1270件,涉案金额3835万元,仅为当事人节约的诉讼费用就达254万元。凭着对工作的认真和负责,陈相文在绵竹交警大队树立起了老同志爱岗敬业、为民排忧解纷争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