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少了一份抱怨 多了一份理智
作者:王勇/文 王平/图     来源:     日期:2011-12-09    

  “灾后重建早就已经完成了,而土门场镇的供水却还处于应急供水状态。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有义务和责任把这个问题反映上来,不然我有愧于人大代表!”
  “一年村上的支渠、斗渠清理费用很大,镇村实在能力有限,恳请市上能出台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
  在12月7日的分团讨论上,记者参加了其中几组的分团讨论。说民生,道民生,其中有些问题还很尖锐,但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不避嫌、不回避,成为人大代表建言履职的真实写照。
  同样,记者在参加政协分组讨论时,与会政协委员的民生话题也成为议论的焦点,从食品安全到校车安全,从环境整治到园区建设,这些问题都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我是核桃种植协会的,专门种植优良核桃,如果有农户对发展核桃有兴趣,我愿意无偿提供支持,为林业产业发展做出贡献!”言语间透露出一名政协委员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据记者了解到,作为新一届政协委员,政协委员提交的提案,内容涉及经济发展、科教文卫、交通运输、城管城建、劳动保障、政务及其他。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委员们所撰写的提案,质量比以前更高,而且他们提出的解决问题办法操作性更强,是解决问题的“金点子”。
  与会期间,所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崇高的使命感、主人翁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审议大会的各项报告,共商绵竹发展大计,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应有的政治素质和议政能力。
  教育、劳动保障、看病就医、群众安全出行……这些民生焦点往往成为“两会”的热点。民生问题虽然每年都在提,但是,在记者看来,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所提意见和建议少了些怨天尤人,多了一分理智和分析,他们更多的是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想问题、出主意,不再是单纯站在各自的角度去看待某些问题和现象。
  “两会”新气象,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欣喜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