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村民致富的贴心人
作者:本刊记者 谭明剑 文/图     来源:     日期:2011-12-08    
带领村民致富的贴心人
 ——记市人大代表杨建华

  2010年村上换届选举,在外经商的杨建华被老百姓推选为土门镇麓棠村一村之长。上任之后,杨建华将公司的事情托付于别人管理,一门心思扑到村上,工作一年多来,他为老百姓接通了水管,修好了入户路,筑好了沟渠,帮老百姓找到了增收致富的好路子。他始终将老百姓的事情摆在第一位,成为了村民口中人人称赞的好村长。
  灾后重建开始之后,麓棠村建好了新房,修起了公路,更有麓棠温泉和玫瑰基地两大产业的加入,让麓棠村充满了活力。不过,由于地处大山脚下,远离城镇,老百姓吃水问题一直困扰着村两委。2010年杨建华上任之后,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解决村上的人饮工程。“村民们住进了新房,但喝水却要自己打井,或者跑到远处担水,这很麻烦。如果家家户户都能喝上自来水,这才是新农村的体现。”人饮工程是一个耗钱工程,由于村上资金短缺,杨建华决定拿出多年来经商积蓄,私人出资十余万解决村民喝水问题。
  麓棠村紧靠山脉,拥有大量水质上乘的山泉,其中响水沟就是村民们经常引水的一处,农房集中建设之后,很多村民放弃了这条引水的路子。杨建华综合各方意见之后,决定从响水沟引水。他找来卫生局等相关部门的专家对水质进行检测,合格之后又买来水管等设施,带领村民一起动手,将水管铺到每家每户。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的建设,麓棠村近3000人终于喝上了自来水。如今,只要一打开水龙头,白花花的水流直奔而下。“洗菜、洗衣服打开水龙头就来水,真是太方便了。杨主任为我们办了好事啊。”麓棠村1组村民刘大姐告诉记者。
  自麓棠村被划归为沿山旅游开发重点村之后,该村大部分土地被流转,除开部分外出务工的村民,很多村民因为不再种田而闲暇起来,整天无所事事。怎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领老百姓增收致富成了村两委着重考虑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考虑到沿山竹资源丰富,竹编工艺品逐渐成为当今流行的趋势,再加上村上已有的少量竹编户基础,杨建华大胆提出在村上成立竹编合作社,让老百姓加入到当中挣钱。通过村两委的宣传,该项目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今年9月,合作社正式成立,20多户村民加入了合作社。杨建华又外出考察学习,还请来竹编工艺品的专家进行指导。如今,一批融入绵竹特色的竹编工艺品已经新鲜出炉,成为了该地一大特色旅游产品。“现在还是村民们的学习制作阶段,虽然还没见到效益,但村民的积极性很高,我们村两委还会继续努力,为产品找好销路,把它培养成麓棠村的一大亮点。”杨建华告诉记者。
  村民之间出现矛盾了,杨建华第一个出来调解;孤寡老人生病了,他马上开车送往医院治疗;村民们一有事情,他总是第一个出现。看到村民出行不方便,他组织人员和资金为每家每户打起了入户路,村民出门再也粘不到泥。上任一年多时间,杨建华用实际行动回报了村民们对他的信任。“在这三年的任职期间,我的目标就是为麓棠村带来一点改变,让老百姓富裕起来。”杨建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