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货市场旺季不旺生意淡
作者: 实习记者 何菲     来源:     日期:2011-12-01    
  又是香肠飘香时。以往这个时节,市民们扎堆装香肠、做腊肉的便多了起来,各大菜市场和腊货店门口,市民排队装香肠的场景更是街道上的独特风景。如今农历已过小雪,却感受不到寒冬的滋味,前几日我市的最高气温都在18℃左右,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似乎和秋天无异,记者11月28日走访各大菜市场了解到,由于气候变暖等因素,今年的腊味市场生意较往年清淡了不少。
  在紫岩菜市场旁的一家腊货店前记者看到,正有两位市民将买好的猪肉送过来加工,店主严大姐正在忙碌着。她手法娴熟地切肉、调料、搅拌、灌肠、打结,一串串香肠很快就从机子里“吐”出来了。严大姐介绍说,今年她店里的加工费和去年一样,每斤2.5元,但前来做香肠的人却是寥寥无几。“今年天气太奇怪了,冬月里还这么暖和,很多提前装了香肠腊肉的人都说没有香味,甚至有些家里做的腊肉没晾干就坏了!看过段时间天气冷一点,生意估计会好一些。”严大姐告诉记者,去年的这个时候她店里忙得人仰马翻,有时连午饭都来不及吃。今年很多老顾客都怕提前做了晾不好,吃着不好吃,生意减少了大半。她家是经营了十多年的老店了,不时有人拿肉来加工,生意还能维持,而周边不少的小加工摊贩因为生意清淡都停工了。
  在仁泽菜市卖了多年猪肉的谢师傅静静地坐在自己的摊位前,此时已是下午3点了,他的肉摊上还挂着不少没有卖出的肉。记者环顾四周,发现不仅是谢师傅,周围的卖肉摊贩生意也很清淡。“按理说这段时间生意应该很好,但今年气候这么暖和,大家都在犹豫这样的天气,香肠腊肉怕做得不好吃!”谢师傅无奈地说,今年的猪肉价格也涨了,去年才卖10元,今年至少都要13元,加上农民也开始杀年猪了,所以生意与往年同期相比,显得清淡多了。旁边卖干杂货的店主李大姐也跟记者倒起了苦水:“不仅是猪肉不好卖,就连这些拌肉调料买的人也少,往年这个时候都开始卖第二批货了,今年怕是卖不到去年的一半!”
  市民周女士身边不少朋友都放弃了自制香肠,选择在需要时去买点少量的现成货,而她因为家人喜欢吃,今年还是做了10斤香肠,“买现成的香肠腊肉又贵又不合胃口,家里有老人和小孩,自己买肉装的香肠要放心些,而且肥瘦搭配均匀,口味可以自己选择,比如我喜欢味道辣点,老年人喜欢味淡点,小孩子喜欢甜味的,家里人都能够照顾到。”周女士告诉记者,她今年比去年做得少,第一是物价涨了,第二主要是考虑到家人的身体健康。“香肠腊肉确实味道独特,但大家都知道吃多了对身体健康不好,报纸新闻随时都在说要少吃,容易导致肥胖、致癌之类的。不过因为家里人爱吃,所以就少做点,吃个意思就行了,饮食还是多吃新鲜肉类和蔬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