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洒公路 扫帚写春秋
作者: 本刊记者 肖勋 文/图
来源:
日期:2011-12-01
汗水洒公路 扫帚写春秋
——感受我市道路养护工人日程工作 近年来,我市的公路越修越宽,也越修越密,成青路、德阿公路、二环路、沿山公路……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公路正在逐步编织成一张密集的城市交通网,也承载着绵竹的快速复兴,阔步向前。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那些普通的筑路工人和道路养护工人的辛勤与汗水。近日,记者专门对我市的道路养护工人进行了采访,感受了他们的日常工作。 每天早上6时许,我市的道路养护人员就会纷纷去到自己负责的路段开始一天的工作。二环路绵九路口至遵道路口这一路段是道路养护工人李静的“战场”。记者来到这一路段的时候,她已经将道路打扫各一干二净,正在沿路检查是否有新出现的垃圾,并对道路进行着保洁工作。她告诉记者,这一路段车流量比较大,同时又是比较重要的路段,所以她几乎要一直在路上来回走动,随时清除新出现的垃圾和汽车车轮留下的沙石、泥土。 在绵汉路某路口上,一辆满载泥土等建渣的车辆飞驰而过,泥土挥洒一地,道路养护工人只能眼睁睁看着车辆绝尘而去,无奈地摇摇头,随之拿起工具开始“突击”。“公路上最不好清理的就是这些泥土了,车子一碾就紧紧地‘巴’在路上,很难扫干净。”道路养护工人们一遍又一遍地清扫着这些泥土。 进入冬季,天气渐渐转冷,树叶纷纷飘落,这也给道路养护工人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公路管理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这个时节,路面上的落叶便成了道路养护工人的“伴侣”,有些道路的落叶甚至会成为道路清扫的主要对象,要是遇到阴雨天,打扫起来就更恼火。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每位道路养护工人都会随身携带至少一个警示锥桶。“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趁着没有汽车开过来的时候去清扫道路上的垃圾,但有些时候我们在清扫像泥巴这类垃圾时会在道路上呆比较长的时间,用上这些警示桶会比较安全一些。”一位道路养护工人解开了记者的疑惑。 “我们看着道路干净就舒服,心情也很顺畅。”李静一句简单的话语却道出了道路养护工人们的心声。正是在这些普通道路养护工人的精心养护下,我市的公路才能够既干净又漂亮,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 据了解,市交通局公路管理所直管道路养护总里程108.2公里,包括省道S105(成青公路绵竹段)、县道X101(德阿公路绵竹段)以及城市干道二环路、旅游干道沿山公路的日常道路保洁、绿化及其基础附属设施管护工作,其中绿化管护里程41.5公里。目前,我市道路养护工人数达到了268人,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20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