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水毁河堤修复 提高河道防洪能力
作者:谭明剑 文/图     来源:     日期:2016-07-19    

 

  本刊消息 7月7日至7月8日的强降雨过程,致使我市多条河流水位上涨,特别是绵远河最大流量激增至1300立方米/秒。洪水过后,绵远河沿线多处河堤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威胁着沿河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增强河道的防洪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降雨过程结束后,我市立即组织人员对沿河险工险段进行了排查,并组织人力、物力全力开展水毁河堤修复工作。

  军民协作工程推进快速

  7月17日上午,在绵远河清平镇盐井村段,当地群众和武警水电部队官兵正在对一处河堤进行加固。在施工现场,部队官兵利用大型机具对河道进行疏通,而村民们忙着往铅丝笼里添加石块,巩固河堤,工程推进快速。

  据该镇党委委员林森介绍,在7月8日的强降雨过程中,洪水造成该段河堤出现裂痕,在市水务局的指导下,目前施工队伍正在对损毁处增加护堤和进行加固,工程预计7天之内完工。“现在正值主汛期,如果不及时加固河堤和疏通河道,下次到来的洪水将严重威胁附近村民安全。多亏有部队官兵的帮忙,我们的工程才能迅速推进。”林森说。

  据武警水电部队中队指导员王福安介绍,此次部队共投入兵力60人,装备15台套,对沿绵远河清平镇、拱星镇、兴隆镇及绵远镇等沿河镇险工地段进行河道疏浚和堤坝加固。他表示,部队官兵将全力以赴加快工程进度,以保障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活跃在河道的党员先锋队

  7月17日,在绵远河兴隆镇龙泉堰段的施工现场,一群身着迷彩服、肩带红章,正在河道内忙着收集石料,堆砌护堤的人群特别引入注目。这支由当地20余名党员干部和民兵组成的“党员红色先锋志愿者服务队”,成了施工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兴隆镇党委副书记李志刚介绍,在今年汛期,兴隆镇沿河村分别成立了一支“党员红色先锋志愿者服务队”,这支队伍主要承担河道险工险段的修复、河道巡查、转移群众、疏淘沟渠等任务,在此次河道抢险应急工程中,他们的加入为工程的快速推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清平镇和兴隆镇,在拱星、绵远等沿河镇乡,当地的干部群众也和武警水电部队官兵一起,忙着对水毁堤坝进行修复加固。据市防办主任龙文斌介绍,在上一轮的强降雨过程中,绵远河出现的超警戒水位致使沿河共有九处河堤出现险情。为了抗击下一轮强降雨天气引发的洪水,在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和武警水电部队的协力下,水务、交通等部门及沿河镇乡分别投入了人力、物力对这些险工险段进行修复加固,整个工程预计将在七月下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