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厨“见光” 让市民吃得更放心
作者:王勇 文/图
来源:
日期:2016-06-08
后厨“见光” 让市民吃得更放心 ——我市推进“明厨亮灶”工程纪实 通过流动配送车辆,分类装箱运送到农户家中,整理场地,做好消毒工作,搭建“移动厨房”,这种“厨房”的外围是透明的,厨房里师傅的一举一动一目了然。“移动厨房”最大限度消除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确保了农村坝坝宴的食品安全。 “师傅,我点的米粉你把葱花放多了,另再多加点汤。”在盛世华章一小吃店,消费者李彦一边盯着店内的视频系统,一边通过遥控方式对后厨厨师提出要求。 对于消费者来说,大家都有一个普遍心理:我就餐的这家店食材质量如何?厨师操作是否符合卫生规范?如今,消费者心中的疑虑完全可以通过我市实施的“明厨亮灶”工程消除。 “明厨亮灶”,即指采取透明玻璃窗、隔断矮墙、视频显示等方式,将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粗加工间、烹饪间、凉菜间、清洗消毒间、食品库房等关键部位和原料清洗、切配、烹饪、冷食类、生食类食品加工、餐饮具洗消等关键环节公开展示出来,使“后厨”成为可视、可感、可知的“阳光厨房”。 部门联动 高效推进 2013,我市就拨付专项资金用于餐饮“五示范”(镇、村、街、校、店)建设,为了使“明厨亮灶”工程得到有序、有力、有效的推进,市政府于2015年又把“明厨亮灶”工程作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载体工程和十大民生工程来谋划,并在全市推广,同时拨付100余万元专款用于全市学校食堂“明厨亮灶”改造,确保全市“明厨亮灶”工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 为了解决工程推进中的难点问题,市食药监局立足餐饮监管实际,创新工作方法,采用有效手段,提高餐饮单位实施“明厨亮灶”的积极性。针对部分改造工程较大,资金投入较多,业主抵触情绪较大的难点单位,食药监局通过指导规划等方式,从前端鼓励,提高业主积极性; 另一方面,依托信息化手段,要求学校食堂、超大型餐饮等重点单位必须实施视频厨房,将视频传输到市食药监局电子监管中心,实现“远距离巡查,零距离监管”。 我市在推进“明厨亮灶”工程中,与教育部门合作将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建设纳入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考核的范畴;与城管、商务、经信等部门协作,将“明厨亮灶”与城市风貌整治、氛围营造、餐饮行业发展等结合起来,做到合力推进、共赢共荣、共享实施成果,有力地提高了“明厨亮灶”工程的推进效率。 远程监控 监管到位 餐饮单位可根据不同的业态、厨房位置及布局等实际情况选取,无论哪一种形式,目的都是让消费者能够直接观看餐饮食品加工制作的过程。小型餐饮服务单位原则上按照“打开一堵墙,后厨见阳光”的理念,通过打墙、安装玻璃隔断,把后厨操作直观地予以展示,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按“因企制宜、一企一案”的原则,能隔断透明则隔断透明,不能透明展示的则通过视频将关键区域在大厅醒目的位置予以展示。 在食药监局的电子监管中心,记者看到,大屏幕上出现了实时监控画面,“通过画面我们就能了解,厨师们是否穿戴整洁,操作流程是否符合规范。”执法人员表示,一旦发现哪家食堂有违规操作,他们会第一时间进行通知并赶到现场处理。 市民在就餐场所也能近距离观看这些餐饮服务单位加工制作全过程。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自律、社会监督”,最终做到零距离监管,社会共治的格局。 后厨见光 市民点赞 在盛世华章餐饮一条街,记者来到一家火锅店,看到整个大堂干净整洁,其厨房和用餐区用透明玻璃进行了分隔,前来就餐的顾客一目了然地看到厨房里的每一处细节和食品制作全过程,师傅们穿戴整洁,有条不紊地烹饪菜肴。 “透明厨房看得见厨师操作,吃起来也放心,为这样的餐饮店点赞。”前来用餐的市民易芝告诉记者,这条街的餐饮店操作比较规范,她经常来这里就餐。 另一家火锅店的老板表示,自从厨房安装了视频后,更便于自身管理,随时都能监督后厨的情况,这种方式消费者也比较认可,生意也更好了。同时,商家还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公示栏挂在醒目位置,消费者可以清楚地看到食品安全等级。 截至5月,我市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完成率58%,其中学校食堂完成100%,大中型餐饮单位完成38%,小型餐饮单位完成59%,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完成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