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 踏青 探亲 清明小长假市民这样过
作者:李露平 邬小庆
来源:
日期:2016-04-06
又是一年清明至。除了传统的扫墓、祭祖以外,市民今年的清明节还多了一份休闲与轻松。 ●扫墓祭祖 寄托哀思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在3天小长假里,无论是异乡游子,还是坚守工作岗位的市民,都会抽出时间约上同姓族人,祭奠先祖。 市民李萍告诉记者,三天假期,她特地回到老家富新,在自己最敬重最亲近的舅舅墓前,献上一束鲜花,表达自己的哀思之情。祭祀结束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闲话家常。“毕竟逝者已去,生者还要继续生活,我们要珍惜身边人,过好每一天,这才是对逝者最大的慰藉。”李萍说道。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很多市民在清明节期间选择扫墓祭祖,表达对亲人的缅怀哀思。而随着文明祭扫新风的悄然兴起,如今烧纸钱、烧元宝、放鞭炮的市民少了,用鲜花水果祭奠的市民多了。 ●郊外踏青 放松心情 清明时节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除了祭祖扫墓外,在三天的小长假里,许多市民还趁此机会出门游玩了一番。 “清明假期只有3天,走远了时间肯定不够,所以就带着全家短途旅游。”市民张敏说,早在假期前10天,他们一家就制定好了出游计划,还去郊外野餐、放风筝。“自古以来就有清明节踏青的习俗,今年清明假期就和朋友相约一起出去玩了。”市民张轩说,他们自驾去了一趟街子古镇,在古镇轻轻松松耍了两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3天的短暂假期,除了选择到外地赏花踏青外,不少市民和外地游客携家带口前往我市九龙、遵道、土门等沿山周边踏青郊游。 ●回家探亲 增加情意 “这个清明节,带着孩子去看望长辈。”家住南轩雅居的市民余燕告诉记者,丈夫平常工作忙,难得回趟家,清明节期间她们一家三口回老家待了三天,给父母做做饭,陪他们聊聊天,也算是尽点孝心。 在成都工作的绵竹市民范华告诉记者,除了工作,自己大部分时间都陪着老婆和孩子,却很少回老家陪伴父母。今年春节回老家住了三天就因工作需要返回了成都,离别时,母亲不舍的眼神让他久久不能释怀。因此,清明假期他早早带着妻儿回家,除了返乡祭祖外,他还亲手给父母做了一桌好菜,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了一顿团圆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