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延伸服务触角 农民家门口就可取钱
作者:本刊记者 王平     来源:     日期:2011-10-24    
  本刊消息 10月18日,西南镇醒狮村村民张某急需现金,随即赶往该村鑫兴副食店内,掏出自已的“蜀信卡”在信用社安装在本店的电话支付终端上轻轻一刷,该副食店老板李先洪便为该村民支付所取现金。村民张某告诉记者,他们村离绵竹城区和遵道镇较远,取钱要跑十几里,很不方便。现在信用社在村上建立了助农取款服务点,这一举措极大方便了村民,有急事时,在家门口就可取到自己需用的现金。
  这位取款农户所称的信用社在村上建立的助农取款服务点,是绵竹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落实人民银行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消除金融空白乡镇,深入推进四川省农村支付结算“迅通工程”建设,今年在我市每个村建立的农村助农取款服务点,每个点都挂有由人行绵竹支行监制的牌匾。
  齐天镇谢氏电器销售门市业主谢磊也承担了四川省农村支付结算“讯通工程”农村助农取款服务点的服务。他说,农户持在信用社办理开通的“蜀信卡”,到信用社指定的助农取款服务点上的电话支付终端刷卡,在电话支付终端上输入要取出的金额,随即该服务点便支付农户要取出的现金,与此同时,服务点业主的手机会立即收到业主为农户支付的现金到账的短信信息。
  据悉,持信用社的“蜀信卡”可以在村上的取款点每卡每日单笔取现金额不超过500元,一天内取款笔数不超过2笔,总金额不超过1000元。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有关负责人说,村上的取款代理点业务包括余额查询、明细查询、末笔交易查询、转帐、收款、付款、消费、小额取现、农户小额贷款自助还款等类型。电话支付终端(即e讯通),轻轻松松办理银行业务,真正方便农民朋友;“惠农兴村”工程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村更方便,一部电话就改变”。目前电话支付终端已经在我市所有村建立网点,共投放173台机具,主要设在农户集中的超市、农家店等地。
  今年以来,绵竹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致力以ATM机、POS机具和电话支付终端作为主体,进一步推进服务创新,延伸服务触角,结合网上银行、短信业务等构建了该行现代电子支付体系,把现代金融服务的阳光播洒到乡镇,为老百姓提供方便、实惠、高效的金融服务,让百姓真正感受到现代金融服务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