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民生环保工作强势推进
作者:本刊记者 王平
来源:
日期:2011-10-24
本刊消息 市环保局始终把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保障民生环境需求作为环保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重中之重贯穿全年始终,以民生环保专项行动为主线,集全局之智、举全局之力、聚全局之能,创新举措,强势推进,有效落实。
有效实施专项整治 全面开展以废气、涉重金属、噪声、粉尘污染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对涉及民生“十件实事”的龙蟒二分厂停产搬迁工作,一是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按期搬迁,有效解决了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二是有效实施强力监管。把各类重点污染源和“三同时”建设项目作为重点监管对象,采取区域集中检查、地毯式拉网排查、夜间和节假日交叉巡查等方式,加密高频巡查,形成高压态势,有力地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今年以来该局立案查处了6家环境违法企业,有效规范了企业环境行为。 生态创建工作全面展开 我市提出了三年创省级、五年创国家级生态市的工作目标,上半年省级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已通过绵竹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并列入绵竹市“十二五”规划中。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同时,我市不断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加大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做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不误。市委、市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以打造“富强、文化、生态、幸福”绵竹为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经过前期努力,绵竹社会经济发展、城镇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已见成效,各项生态市细胞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跃上更高层次,生态宜居的雏形初步显现。 水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是大力实施面源污染治理。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切实加强家禽和畜牧养殖场管理。二是大力实施水源地保护。进一步明确了水源地划分,开展了地表水现状调研。三是开展境内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通过加大监测力度,常规、例行相结合,确保绵竹境内各水环境功能区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全市水环境污染得到控制。四是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模式。加快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步伐,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力争先期完成一批试点,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