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绵竹如何走出“赏花经济”季节尴尬
作者:张娟     来源:     日期:2016-03-07    


图为九龙镇清泉村

 

  本刊消息 春天,一片片花海催生了一个个花节,赏花的人群纷至沓来,“赏花经济”炙手可热。然而,花开有期,繁花尽落,赏花经济热闹的背后,往往面临“昙花一现”的“季节尴尬”。“赏花经济”如何“四季常开”?绵竹也在积极探索。

  避免“季节尴尬” 从花开一季到花开四季

  每逢春来,我市沿山万亩梨花如雪绽放,山下麦苗青青、油菜花黄、桃花点点,和一幢幢白墙灰瓦的川西民居构成了一幅美丽迷人的田园画卷。这是我市梨花节期间的盛景,凭借梨花,我市也迎来了沿山乡村旅游发展的春天。3月中旬到4月中旬,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不约而同地汇聚到沿山的花海中,或赏花、或品茗、或观景,同时带来的还有周边运输、餐饮、住宿、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以花为媒带动赏花人气,然而花开有期是“赏花经济”的天然缺陷,花如海时人如潮,繁花落尽人罕至。如何挣脱“花开有期”的藩篱?延长“花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2015年4月22日,绵竹首届玫瑰采摘节开幕,8000亩玫瑰花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赏花。作为第十七届梨花节的一大延伸看点,玫瑰采摘节的启动无疑是连接我市“赏花经济”时间轴的有效探索之一。

  沿山的梨花、玫瑰花,土门的油菜花,孝德年画村的荷花、向日葵、郁金香,颐心谷的菊花、牡丹……如今在绵竹,一年四季总能看到各种鲜花次第开放,覆盖了整个春夏秋冬。从花开一季到花开四季,绵竹做足了赏花文章。

  避免同质竞争 打造赏花游“升级版”

  作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赏花游项目难免存在重复单一、同质化竞争的隐忧,这也引发了我们对“赏花经济”还能火多久的疑问?

  显然,“赏花”只是旅游经济的一个切入点。在保持花卉吸引力的基础上,绵竹不断推陈出新“赏花”产品,丰富完善“赏花”线路,持续保持“赏花游”的生命力。

  “以前只听说绵竹沿山是一处不错的赏花地,没想到来了才发现这里的花卉这么丰富,不仅能赏花,还能‘吃’花”,甚至把‘花’带回家。”在中国玫瑰谷,成都游客周女士对来绵竹旅游赞不绝口。据悉,在中国玫瑰谷景区,三大主题园区各有特色,游客不仅可以赏花休闲,还能体验采摘的乐趣,还有玫瑰精油、玫瑰花饼等上百种玫瑰产品供游客选择。

  “赏花经济”要真正形成优势和规模,关键要在“特”字上下功夫。因此,在探索“赏花经济”的道路上,我市也在不断打造赏花游“升级版”,一是把吃、住、行、游、购、娱串起来,延长产业链。二是依托玫瑰大道,把周边景区景点、线路连起来,充分展示绵竹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织密赏花经济产业网络,为赏花经济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