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档案馆查阅档案真方便!
作者: 本刊记者 王虹
来源:
日期:2011-10-20
“原来以为没有一上午的时间办不好这事,没想到实际上只用了几分钟时间。”近日,前来市档案馆查找自己当年参军档案的两位复员退伍老兵在顺利拿到自己的参军证明后,对档案部门的办事效率感到十分满意。
日前,年过六旬的复原退伍老兵陈光荣、张先慎因为急于找到自己当年的参军档案,急匆匆来到市档案馆利用服务大厅。还未等工作人员开口,老人就急忙递上证件说:“我们当了几年兵,现在国家给年满60周岁的农村籍复员退伍老兵每月发放一定的补贴,眼下正在办理手续。这几天,我们俩去人武部却找不到我们当年的参军档案。听说现在档案馆用‘机器’找档案快,麻烦小同志你用‘机器’给我们找一下。” 档案馆工作人员小曹一边招呼两位老人就坐,一边验完证件在计算机上操作。不到5分钟,两位退伍老兵的“入伍花名册和退伍军人登记表”下载打印加盖印章后就交到了他们手上。两位老人接过“参军档案证明材料”后,十分感激地说到:“‘机器’管理档案真好,谢谢你们档案馆为我们老兵排忧解难。” 查档效率的迅速提升得益于“数字档案馆”的建立。我市档案馆从2008年8月开始进行数字档案馆建设,5·12特大地震后,市政府从应急资金中抽出30万元用于群众最急需、查阅最频繁的劳动、人事、招工、知青、婚姻等民生档案的数字化加工,为解决群众大量的利用需求发挥了突出作用。从那以后,市档案馆加快了数字档案馆建设步伐,截至2011年8月底,已完成115个全宗725万页档案的数字化加工,涉及到人和事的现行档案已有95%能在计算机上实现检索利用。 市档案馆在进行数字化加工时,特意将诸如参军、参工、知青、上学等涉及到的民生档案,全部要求著录个人信息,即原来手写的蜡板刻印的文件、名册,只要有名字就必须用计算机著录一遍。这样,计算机无法识别原手抄或刻印的文件难题就解决了,为提供利用服务带来了方便,并极大地彰显了数字档案快、准、全的利用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