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让我市30万余群众病有所医
作者:王虹
来源:
日期:2016-01-13
本刊消息 家住富新镇花泉村的女孩小罗因患先心病,于2015年4月接受了手术治疗,共用去医疗费4.9万余元。参加了新农合的小罗因其病情符合新农合相关政策,所以出院后,小罗所花的4.9万余元医疗费得到了全额报销。小罗只是我市众多享受新农合政策中的一个。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关于新农合政策的要求,不断探索加强农村合作医疗的新思路、新举措,为农民构筑起了一道健康防线。 新农合参合率达99.56% “来,我把我们家3个人的新农合保费360元交了!”2015年12月21日,新市镇蒲泉村村民杨超平来到村委会办公室,缴纳2016年度的新农合保费。此时,村委会办公室里已有不少前来缴纳新农合保费的村民,这是我市农民积极办理新农合的一个缩影。 自2015年12月我市启动2016年新农合筹资工作以来,市农合办按照2016年新农合筹资工作部署,积极行动,广泛宣传,各镇乡、村(组)实现了新农合基金缴费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今年参保费比去年高了30元,但群众缴费积极性很高。”据市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主任赵芳介绍,按照上级规定,2016年度新农合村民自筹资金为每人120元,住院最高可报销12万元。截至1月5日,我市有30余万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99.56%。 赵芳介绍,10年来,我市新农合参保率逐年提升,农民群众受益面不断扩大。参保率由起初的80%多增长到现在的99.56%。新农合筹资水平由2006年的个人自筹资金每人10元提高到2015年的90元,各级财政补贴由2006年的每人35元提高到2015年的每人380元。 2016年,新农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报销比例由原来的60%升至65%;参合农民门诊统筹由原来的40元升至50元;今年还取消了20种重大疾病1000元的起付线。 新农合让群众病有所医 “村医生给我讲新农合的好处,还给我发了宣传册。”西南镇檀木村78岁的杨文森老人说,通过电视、广播以及医务人员进村入户对新农合的宣传,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病有所医”,再不用担心看不起病。 以前农村没有实行新农合的时候,农民一直都是“小病拖、大病扛”,现在有了新农合,村民一有病就去看了,药费报销非常方便快捷。一些常见病和中小型手术在镇乡卫生院都能够完成治疗,还可享受到高比例的住院治疗补偿。 “要让每一个农民都能享受到新农合的优惠政策。”赵芳说,我市利用市级医院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乡卫生院和村级卫生站,构建起政策宣传,农民就医、报销的新农合服务网络,让农民及时了解、掌握新农合方针、政策。同时,对外出打工人员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及时告知新农合的各项优惠政策,确保新农合的宣传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