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百姓“安居”梦想
作者:谭明剑 文/图      来源:     日期:2015-12-09    

  ——我市大力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小记


土门镇民乐村干部在曾令培大爷的新居前看望他


  “我都快80岁了,做梦都没想到政府还来帮我修房子。党的政策就是好。”11月24日,土门镇民乐村的五保户曾令培一边打扫着门前的清洁卫生,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在他的身后,是一排新修建的砖瓦房,宽敞明亮的家里还新添置了一些家具。

  曾大爷说,他以前的家是一个水泥瓦棚,冬冷夏热,现在政府帮他修建了一室一厅的套房,住在里面温暖又舒适。

  实施安居工程,让弱势群体住有所居一直是市委、市政府常抓不懈的惠民工作。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沼气建设等,通过稳步推进这些安居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我市弱势群体住房条件,筑起了百姓的“安居梦”,真正让党和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滋润了百姓的心田。

  农村危房改造暖民心

  “拆了这幢悬在头上的危房,我们心里踏实多了。”看着原齐福政府大院的危房全部拆除,家住齐福街上的居民黄永珍终于松了口气。

  为消除农村各类危房安全隐患,今年6月,我市正式拉开了农村危险建筑物排危工作序幕。通过近3个月时间的大量工作,共排除各类危房67处,为群众的生命财产上了一把“安全锁”。

  在实施危房排除的同时,我市也在对农村困难群体的危房实施改造。记者从市住建局城乡建设股了解到,今年我市共对新市镇、板桥镇和玉泉镇26户困难住户的危房进行了改造,让他们住进了既舒适宽敞又安全的新房。

  棚户区改造顺民意

  “一直以来,我都希望有个亮堂的家,下雨不漏,有独立的卫生间。”这是剑南镇三星社区住户徐盛蓉老大娘的“安居”梦想。如今,徐大娘的梦想正一步步实现。

  在老城区首批改造的代家巷和小南街片区,一项项棚改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记者了解到,为改善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和住房条件,今年我市率先启动了小南街、代家巷棚户区871户改造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两个片区的前期摸底调查,并成立了棚改业主委员会,下一步我市将逐步推进两个棚户区进入实质性改造。

  棚户区改造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也在加紧实施。市住建局住房保障所所长张正富介绍,今年德阳下达给我市的“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目标任务为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72套。按照要求,目前光芒集团新建职工倒班房中95套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清道石河小学教师周转宿舍12套和春溢小学教师周转宿舍28套正在加紧建设,超额完成了年初的既定任务。明年,市政府将在我市城东新区投资新建240套公租房,目前该建设项目正在办理各种前期手续,届时将解决我市部分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农村沼气建设惠民生

  今年以来,市农业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安居工程工作安排部署,切实做好民生沼气等能源建设工作。截至目前,300户沼气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

  家住孝德镇年画村的村民张伦贵就是此次民生工程的受益者之一。张大爷家里养了数十只家禽和一头母猪,排泄物的处理一直困扰着他。今年,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家里建好了沼气池,将动物粪便用作沼气发酵,不但清洁环境,还节约燃料,减少了废气排放。

  市农业局将沼气建设作为建设生态农村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把任务分解细化到镇、村、户,严格制定并实施工作方案,争取上级补助60万元,保障工作稳步推进。沼气池的推广,整合了农村各种可利用资源,带动了一系列种养殖产业经济循环模式的发展,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