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创新 让年画村更美
作者:本刊记者 王 勇     来源:     日期:2011-10-10    
  村委会通过聘请常年法律顾问,每周星期六集中全村各村民小组未调解好的需要村上调解的矛盾纠纷,由村调委会主持,法律顾问参与,集中进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此举有效弥补了村组干部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欠缺的弊端,让调解更有公信力,调处成功率大大增加。年画村的做法为农村社会管理服务提供了新的模式。
  在年画村,民情述说室和调解室成为化解村内纠纷、倾听村民意见的温馨室;警务室通过开展警务发布、警民共建等活动,成为群众心中遇警即出、遇险即到、遇事即办的放心室。
  作为全国闻名的旅游村、文明村,年画村正在摸索着一条属于自己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
【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模式】
  加强阵地建设。因地制宜落实场地、办公用房,设书记办公室、副书记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和综合办公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现有的村便民服务站为基础,整合并完善服务窗口,规范标识标牌,配齐工作人员14名,含计生及人口、村出纳、劳动保障、专业会计,实现与劳动保障、人口管理等部门的信息互动,为村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设立农村书屋和广播室,丰富农村文化生活,配备党建会议室、警务室、调解室、文体活动场所,软硬件设施规范化、标准化。
  根据党员数建立党支部,根据人口规模配备“两委”人员、社区民警、辅警、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村工作人员待遇、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费随事转”的经费保障机制;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不断提高村级民主管理水平;开展村级组织共建工作,选定市级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参与村级组织共建工作,强化基层职能,提高村民整体素质。
【创新社会环境维护模式】
  完善村综治调解室、警务室、安全办软硬件设施建设,配齐工作人员,为村民妥善处理和解决矛盾,落实调解工作“三三制”,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努力保持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建立年画村监督委员会,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民主监督的形式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既保证党的领导又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民主自治机制,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环境发展稳定。
  年画村不仅同孝德镇派出所建立了有效的衔接机制,不定期组织民兵巡逻,对社会高危人群进行了有效的管制。同时针对村上商铺众多的情况成立了专门的村组经营行为管理监查队,有针对性地对各商铺商品质量、价格、对周围坏境影响等提出监管要求。村委会还专门聘请了2位驾驶员为进入年画村境内的游客提供免费的观光车游览服务,不仅方便了游客,同时对年画村各主要观光场所的社会治安起到了有效的净化作用。
【创新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年画村党支部以“四强”党组织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群众一手抓重建,一手抓发展,积极推进农房重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和年画特色产业发展;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分析当前矛盾和发展形势,因地制宜提出“一手抓年画,一手抓旅游”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业高科技项目,成立经济果园、无公害蔬菜等四大农业产业基地,把年画产业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全力推进群众致富增收。
  利用灾后重建的契机,年画村加大和苏州的合作力度,促进绵竹年画产业和苏州桃花坞年画的产业对接,引导年画艺人不断加大对绵竹年画的创新,扩大绵竹年画生产规模,构建营销网络体系;作为新出炉的国家4A级景区,年画村进一步完善入口综合接待服务区、年画民俗文化体验区、乡村田园风光区、年画商业交易区四大板块,不断整合提炼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风民俗资源,努力挖掘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年画文化和“德、孝”文化的深刻内涵,不断提升绵竹年画的魅力;镇、村联合成立了年画村景区管理委员会,切实加强景区的管理工作,活跃景区经济,促进景区后期建设优质高效跟进。
  结合“四川省乡村文化旅游示范城镇”建设,在村内实施“典型示范,辐射推进”工程,相继启动年画村莲藕产业及经济果园产业项目、无公害蔬菜及草莓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水产养殖建设项目、生态家畜(生猪)养殖示范基地项目,目前成立了世鹏养殖专业合作社、建全种植专业合作社、世丰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近千人,对于无经济来源的贫困户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