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物管:经历着成长与烦恼
作者:本刊记者 王虹     来源:     日期:2011-09-26    
   物业管理是随着住房制度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服务行业,因而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业内人士将其称为“朝阳行业”。我市物业管理市场起步于2002年,近10年的时间,这一行业在我市得到了长足发展。
   近日,记者从市住建局物管科获悉,我市物业管理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星自发到有序发展的过程,无论在物业管理范围上,还是在服务内容、服务质量上,都发生了极为显著的变化。
  ■全市小区物管覆盖率约40%
   市住建局物管科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全市物业管理项目200余个,物管面积达400余万平方米,小区物管覆盖率约为40%。全市共有物管企业20家,其中,国家二级资质的1个、三级资质的17个,其余两家正在创建三级资质,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人。
   "目前,市区有近30余个物业小区成立了业主大会。"市住建局物管科科长代俊告诉记者,物业管理范围涉及住宅小区、办公楼宇(大厦)、广场、步行街、美食街、工业园区等,内容上也从单一的卫生保洁,发展到房屋维护、安全防护,以及绿化养护、家政服务、社区活动、中介咨询等。
   经过自身的发展,今年,我市三家物管企业服务的5个项目:市政务服务中心办公楼、国税局办公楼、仟坤住宅小区、仟坤集团办公楼、东汽办公大楼获得了德阳市优秀示范项目。
  ■物管市场发展遭遇"成长烦恼"
   虽然物业管理被称之为"朝阳行业",其宣传日益广泛,业主"花钱买服务"的消费理念逐渐形成,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其它新兴行业一样,绵竹的物业管理正遭遇着不可避免的"成长烦恼"。
   "传统房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管市场的健康发展。"市内一家物管公司负责人表示,如今绵竹的物管市场发育还不够成熟,少数地方和单位仍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直管公房、早期建成的住宅小区及部分拆迁还房小区等,大多还未推行物业管理,成为物业管理市场化的盲区。
   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部分业主仍抱着原来"公有住房、福利管房"的观念,不愿接受物业管理,以种种理由少交甚至拒交物管费。
   "大部分业主还是愿意交物管费的。"市大南路某居民小区业主李先生认为,有了物管,小区业主更有"安全感",但是部分业主不愿意接受物业管理,还是很无奈。
  ■物管满意服务离市民有多远?
       "虽然有物业管理公司,但我所住的小区内一片混乱。"在采访中,一位业主向记者反映,"小区内车子随便停,花圃里杂草丛生,大家都交了物管费,为什么物业管理公司仍不管呢?"不少业主反映,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物业管理服务企业规模偏小,市场定位偏低,服务项目偏少,抵御风险能力偏弱。"代俊认为,目前,我市物业管理服务还处于发展初期,业主对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还不高,针对这些情况,还需作出更多努力。
      据悉,为加强和规范物业管理,加快城市建设和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我市有关方面正在采取多项举措。"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可行政策,不断规范物业收费行为;加强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职业素质的培训;运用一系列激励措施,在企业中开展争先创优,以点带面,带动行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物业的服务水平。"代俊表示,还要扶优扶强,推动物业管理产业规模化发展,同时整合资源,提高物业管理发展社会化水平。"只有将各种措施结合起来,才能让满意的服务离业主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