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澜塔不见了?原来在落地维修中!
作者:本刊记者 周静 文/图
来源:
日期:2011-09-20
9月15日,记者接到一市民的热线电话称:其在开车经过回澜大道紫岩雨润中学时突然发现以往高高耸立的回澜塔不见了,塔身四周被纱网围住了,里面却空空如也。这位市民说回澜塔既是绵竹的标志性建筑,更是绵竹悠久历史的最好见证。他说,自己是绵竹中学毕业的学生,巍巍澜塔伴随着他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岁月,他对回澜塔有着难舍的情结。他非常关注回澜塔的命运,希望通过媒体问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回澜塔在地震中严重损毁
回澜塔座落于原绵竹中学,现紫岩雨润中学内,原名文峰塔,高23米,是绵竹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标志之一,同时也是德阳市级文物。百年风雨沧桑,回澜塔经过多次修葺,1985年大修之后就成了现在的模样。 百余年来,巍巍澜塔成了绵竹中学的象征,成为历届绵中学子心中不灭的灯塔,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绵中人茁壮成长。2008年,突如其来的8级大地震使回澜塔遭到严重损毁,造成塔顶三层垮塌,塔基严重裂开,二、三层断裂,塔身四周有宽达5公分左右的裂痕,整个回澜塔看起来摇摇欲坠,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震后,绵竹中学异地兴建。江苏雨润集团对原绵竹中学进行维修加固后交由原城南中学使用并正式更名为雨润紫岩中学。 地震后,对口援建剑南镇的南京援建指挥部邀请权威专家对回澜塔进行了详细的鉴定检测,查清了古塔结构损坏情况,并聘请相关单位制定了回澜塔加固维修方案。后由于时间原因,回澜塔维修加固工程移交给绵竹市人民政府。由于回澜塔身是用三合土修建的,加上塔基损毁严重,无法用现代工艺对其进行修复。为确保学生生命安全,经过相关专家多次论证,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照“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对回澜塔进行“落架维修”。 ■按照不改变原状原则实施落地维修 据市文管所所长谢之战介绍,作为文管部门最希望的是保持文物古迹的原貌,但是由于回澜塔在地震中损毁严重,简单的维修加固根本不能解决回澜塔的结构安全问题,遇到稍微大一点的地震塔身就可能全部倒塌,也可能影响到学生的生命安全。因此,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了落架维修这种方式。作为文物管理单位,文管所将从技术层面和文物保护的角度加强对回澜塔的监管和指导工作,敬请广大市民放心。 什么叫落架大修?中国古建筑保护性修缮中“落架大修”的维修方法,是先将屋顶盖瓦全部揭除,拆卸部分构件,然后对残损严重的木构架,用原材料、原工艺进行替换或维修,重新用原材料、原工艺铺设屋顶,再按原状将拆卸的构件安装上去。 此次回澜塔落架维修将对回澜塔塔身、塔基进行整体拆除,施工人员将按照从上至下的方式进行有序拆卸,并先给拆下的砖、瓦等构件编上号,然后在新建的塔基上按照原风貌、原工艺、原材料进行修缮,确保回澜塔原汁原味,风采依然。 ■回澜塔的维修牵挂着众多市民心 记者来到紫岩雨润中学远远的看到,回澜塔周围被蓝色的彩钢棚围住,塔身四周搭起了钢架和纱网。有三三两两的工人正在现场忙着施工,塔身已经有10米左右的高度。紫岩雨润中学校长吴顺民告诉记者,由于回澜塔落架维修工程既是文物古迹的修缮保护,又是技术难度较高的建筑工程,所以花在地勘、基础等前期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工程于今年4月份开工,由于工程作业面少,整个进展相对比较缓慢,预计到2012年元旦节前,回澜塔落架维修工程将全面结束,全市人民又将重新目睹到回澜塔的风采。 回澜塔的维修牵挂着众多绵竹人的心,落架维修后的回澜塔能否保持当年的风貌和原味,能否体现绵竹厚重的历史文化成为部分绵竹人心中的纠结。家住春溢路的文物爱好者何大爷告诉记者,文物一旦重新修缮多多少少都有些影响,自己很担心施工人员会不会严格按照拆卸下的构件进行复原,他希望相关单位加强对回澜塔落架维修工程的监管指导力度,一定要还绵竹人民一个原汁原味的回澜塔。紫岩雨润中学一老师则认为,震后的回澜塔主体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果不进行落架维修可能影响学生的安全。他相信只要严格按照古建筑修缮规范施工,不但不会破坏文物古迹,还能使回澜塔这一历史古迹得到更好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