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处处展新颜
作者: 本刊记者 王勇 文/图     来源:     日期:2011-09-19    
城乡处处展新颜
——我市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旅发大会营造良好环境

      ■现象一:白墙、灰瓦,颇具川西民居和江南水乡风格的年画村,景色处处宜人。在这里,地上看不到垃圾,各家各户门前干净整洁,村民们有了垃圾,就把垃圾堆放到自家附近的垃圾收集池,每天都有保洁员将垃圾池里的垃圾收集到村里的垃圾收集房,等待镇上的垃圾车定时清运。
      作为德阳市首届旅发大会的参观点之一,年画村积极营造整洁、靓丽的周边环境,以更加崭新的面貌示人。
■关键词点击:面源污染
       我市不仅在旅发大会参观点搞好环境整治,今年,全市以治理农村生活垃圾为契机,把环境综合治理延伸入“盲区、死角”,全面提升城乡面貌。年初,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制定出了《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方案》,分三步实施,全面治理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目前,分阶段制定了目标任务,并积极进行督促,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农村环卫设施建设任务,建立并完善常态管理机制。截至7月底,全市共建成垃圾收集房116个;垃圾收集池3574个。市委、市政府针对“十大惠民工程”,重点解决财政投入问题,落实经费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池(房)、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全市共配置农村保洁人员1719人,各镇乡设置了环境治理的专门机构,场镇和村社的专(兼)职保洁人员正在逐步配备足、配备到位。
       我市生活垃圾处理在户集、村收、镇运阶段,做到了垃圾不落地,方便收集和清运。在市处理环节,完全做到了无害化焚烧和达标排放。
      现象二:城郊结合部的东北镇天齐村,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开展,采取划片分区,由村民自我保洁的方式,维护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并要求村民对房前屋后实行清洁、卫生、秩序“三包”。该村以每个小组为单位,以争夺流动红旗的方式激励村民,将门前“三包”、室内卫生、村民和谐相处等内容纳入了考核内容。
■关键词点击:根治“五乱”
       为创造更加整洁的生活环境,我市不断推动“五乱”治理从大街正面向背街小巷延伸,从中心城区向乡镇、村庄延伸,从指标起步向标本兼治延伸,着重解决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治理,确保不留空白死角,不出现回潮反弹。在“五乱”治理中,各责任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落实了城管局整治摊位乱摆、广告乱贴、垃圾乱扔;住建局整治工地乱象;交警大队整治车辆乱停。年初,治理办召开专题现场会议,着重解决了县城区结合部涉及6个镇乡责任不明、界限不清的问题,全市的“五乱”治理工作进入常态化管理。
       治理办督查组非常注重日常督查,截至目前,治理办共发出督查整改通知书107份,接到群众环境问题举报电话18件,全部落实了整改,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环境治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现象三:在成青路或是德阿路等主要干线,道路两旁的川西民居十分抢眼,既有风貌特色又彰显田园气息,各农房聚居点更是环境优美,各农家院落绿树成荫。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关键词点击:风貌塑造
      我市开展了重要交通沿线、重点乡镇、特色乡镇、门户乡镇、城乡重要地段和节点、景区的风貌塑造。对全市城乡重要地段和节点、景区提出筛选、规划意见,并按程序推进风貌塑造和美化工作。特别是对镇乡主要过境道路和重点公路沿线、集镇周边、城乡结合部等地段进行风貌规划设计,扎实开展城镇风貌塑造和园林绿化治理专项工作,深化整体联动,有序推进工作。
      风貌塑造注重地域特色和人文历史文化,着重突出年画、酒文化等因素,结合川西民居特色,注重和灾后重建相结合,经过风貌塑造治理,全市重要线路、节点基本进行了改造,城乡面貌有了质的飞跃,形成了一批颇具特色的场镇。今年以来,先后投入600余万元进行了成青路富新段、绵远段、绵九路、绵广路、绵遵路的风貌塑造。
       目前,全市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尤其是各镇乡,他们以此次旅发大会为契机,大搞环境整治,将把最整洁、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与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