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工程 大效益
作者:谭明剑 文/图
来源:
日期:2015-04-20
——我市第二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见闻
进入治理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新植的核桃树,小树苗冒出嫩芽,和漫天遍野的绿色融为一体。“原先这里全是杂草,浪费了土地不说,环境也不好看。”正在地里干活的村民吴大爷告诉记者,如今这片地种上了核桃树,首先改变的就是村里的生态环境。“环境好了,来山边玩耍的人就会多。”吴大爷一边忙着锄草,一边笑着说。 在白溪河村4组,一排排崭新的水泥田埂取代了原先杂草丛生的土埂。沿着水泥埂望去,新建的排水沟三面硬化,顺坡而下的水流入沟中,流向渠内。埂上,是一片又一片的樱桃林,如今正是樱桃成熟季,红红的樱桃挂满枝头,十分诱人。十几名工人正在加紧施工,进行水泥埂最后的收尾工作。 “这里进行的建设叫坡改梯,对坡耕地这类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形有良好的保水作用。”市水务局水土保持办工作人员张鸣告诉记者,坡耕地和截排水沟的整治和建设减轻和消除了坡面径流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形成了水不乱流、泥不下山的良好状态,能够达到保水保土的效果,使粮经作物有了良好的肥水保障。 2013年我市被列入中央预算内资金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县后,我市在九龙镇湿地沟流域开展了首个生态型清洁小流域建设。2014年我市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项目在拱星镇白溪河村实施。据悉,项目建设涉及范围3.1平方公里,预计投资125万元。项目主要采取对该流域区域进行环境绿化美化、水土治理、改善基础条件等施工措施,使流域内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成兰铁路从白溪河村穿村而过,项目实施地距离成兰铁路安县站仅2公里。如何利用好得天独厚的区域位置,将项目作用发挥得更大,水务局对此专门进行了研究和部署。 记者注意到,在实施的具体项目中,专门在白溪河村5组登山道两旁种植了600株樱花树,既丰富了植物多样性,也为景区增添了景观资源,提升了景区的旅游质量。在回龙寺周边,新建了1处卫生间,4处生态垃圾房,配套了垃圾桶10个,同时还对环回龙寺的500米登山道进行了硬化整治,该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得以进一步提升。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投资小,但其带来的效益非常多。”张鸣介绍,此次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措施主要围绕乡村旅游景点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以保水固土为目的,结合旅游开发,重点在改善生活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旅游区形象和档次上下功夫。“该流域经过治理后,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旅游效益将会全面提高。”张鸣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