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通四方 催生新活力
玫瑰路全线通车带来发展新机遇
近日,玫瑰路正式建成通车。这条全长12.6公里的大道,起于成青路,止于沿山公路,东靠孝德镇年画村,西接沿山玫瑰谷,沿途经过孝德、板桥、土门3个镇,10个行政村,辐射人口近5万人。
从战略位置上来讲,这样一条道路将我市两个国家4A级景区与沿山旅游带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条独具魅力的乡村旅游特色风景带。而从道路本身来看,沿途不仅拥有年画村、玫瑰谷、麓棠温泉等众多大型景点,全程还打造了景观景点十余处,主干道侧修建的自行车骑行专用通道,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玫瑰路的贯通标志着我市又一产业发展示范带——射水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初显雏形。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产业带”的要求,射水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总体定位为“都市假日农业,生态田园乡村,家园情感走廊”,力争通过3-5年努力,把示范带打造成为四季有景、四季可游、文化多元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城乡统筹一体化、旅游景观一体化示范带、全市乡村旅游目的地”。
按照规划,示范带的打造主要涉及射水河环境综合整治,交通旅游环线建设,沿岸旅游景观、景点发展建设,沿岸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区域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新村建设和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等。该示范带建成后,不仅将实现规划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区域人口就业,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同时也将推动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镇乡:抢抓机遇忙规划
目前,沿线镇乡正紧紧抓住玫瑰路贯通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做好相关配套工作,努力使该示范带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新路径。
在板桥镇着力打造的红霞杨景区,一株株红霞杨正迎风吐蕊,迎接春的希望。今年3月初,该镇用于全面提升景区旅游品质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开了序幕。板桥镇镇长江世军告诉记者,玫瑰路全线贯通后,红霞杨景区有了更好的区位优势。目前镇政府正在加紧实施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除对道路进行改建外,还包括停车场、生态沟等的建设。
板桥镇还将抓住地处玫瑰路中段的优势,在沿镇区域内,约5.3公里的玫瑰路两侧,全部栽种起红霞杨,让过往的游客在途径板桥镇时,有更好的旅游体验。
土门镇也是射水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上最重要的区域。该镇党委书记黄代松介绍,目前该镇正在对玫瑰路及射水河沿线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他表示,土门镇将严格按照市上的总体规划,做好沿线土地的管控。下一步,将高标准、高起点引进现代观光休闲农业,促进老百姓增收致富。
●村民:信心满满忙自建
放慢脚步,减缓车速,行走在玫瑰路上,一股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沿途美丽的自然景观不仅让游客流连忘返,也让当地的村民嗅到了致富的机遇。
“活了大半辈子都没想到家门口能修这么漂亮的一条路,这是政府给我们带来的发展大好机遇,我们得抓好抓紧啊。”在板桥镇海江村5组,村民林衣余正忙着改建农家乐。板桥镇着力发展的上万亩猕猴桃基地位于海江村,林衣余的家紧邻猕猴桃基地。这几天,一直从事泥水匠工作的他,正忙着和妻子对自家的房屋进行改造升级,他们将建起一个家庭式的农家乐,而促使老林开办农家乐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玫瑰路的全线贯通。
“玫瑰路修好了,猕猴桃基地搞好了,游客来了就有看点。我这个农家乐以后生意肯定好。”谈起对未来的规划,老林信心满满。老林说,他的儿子是个厨师,等房子改建好了,农家乐就能营业了。而按照他们的规划,农家乐的游客接待量能够达到100人左右。
家住土门镇林堰村21组的黄邦全是当地花卉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眼下,距离合作社直线距离不到500米的玫瑰路全线贯通,让他看到了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希望。
“我们准备再吸纳一些社员,扩大规模,搞观光农业。”黄邦全说,如今合作社已经发展花卉种植100多亩,他们计划将种花与旅游相结合,发展农家乐,让到这里来的游客有看的,有玩的,还有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