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暮景无限好
作者:何菲 张娟     来源:     日期:2015-01-19    

      ——我市大力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纪实


      1月7日,记者走进什地镇敬老院,只见院落整洁有序,崭新的房屋窗明几净,有的老人在宽敞的院子里散步,有的在看电视、下象棋,有的则围坐在屋内聊天,老人们个个精神矍铄,舒心的笑容挂在脸上。温馨和谐的氛围,勾勒出我市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美丽画卷。
      老有所养——养老机构让五保老人安享晚年
      “陈伯,今天天气好,你们出门赶场要注意安全哦!”1月7日,像往常一样,什地镇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徐娟对要出门赶集的五保老人陈大爷等细细叮嘱起来,怕老人走失,敬老院还特地在老人的衣袋里留下字条信息。而在院子里,75岁的吉大爷和老伙伴们玩起了扑克牌,62岁的黄大爷来到屋后的菜地里,准备拔些蒜苗、摘点豌豆尖等让大家的午餐更多些绿色。
      这只是我市大力提升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城镇“三无”对象分类保障和农村“五保”老人供养制度、高龄津贴制度,大力加强公办养老机构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目前,我市共有公办养老机构21个,床位2785张,其中,5个敬老院被评为省星级敬老院,3737位老人在敬老院幸福地安度晚年。
      老有所乐——居家养老构建真情服务新模式
      “以前儿女总担心我一人在家闷得慌,现在就发愁见不到我人影。”在剑南镇玉马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5岁的秦兴福老人边和老伙伴们打牌,边跟记者叙述着自己的幸福。老人说,自从社区有了日间照料中心,他再也不用在家守着电视机了。
      而在剑南镇滨河社区,87岁的王秀珍老人则享受着更为贴心的助老服务。每个月社区的助老服务员都会准时上门,为她打扫清洁,陪她聊天说笑。据悉,在推进居家养老工作中,我市积极完善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建立起了以社区为依托,日间照料中心为主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根据老人生活需求,积极发展助老服务队伍,制定服务时间表,为全市6500名困难失能老人、“空巢”老人开展助餐、助洁、助急、助医等服务,让老人享受更加贴心的居家养老服务。
      老有所医——医养结合助享一站式服务
      在汉旺镇夏骡子医院门口,“福寿苑”养老之家的标志牌高高悬挂,非常醒目。记者看到,医院的卫浴室旁边不仅有扶手,还设置了紧急求助的按钮,便于老年人日常起坐,遇有紧急情况更可迅速求助。医院的装修也营造出一种居家氛围。
      “以前我们基层医院医疗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很多患者也都去大医院看病,而养老院又没有专业医护,资源产生了错位。”“福寿苑”负责人李蓉告诉记者,去年11月将医院改建成老年关爱之家后,盘活了医院闲置的房屋资源和卫生资源,新增养老床位200张,医养结合的养老新模式,让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优质的诊疗和护理服务。
      据介绍,对于传统的养老模式来说,医养结合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理念创新,既能为老人老年期各种病症进行临床诊疗,提供及时、便利、精准的医疗服务,还能将生活照料、身体康复和临终关怀相结合,从针管鼻食、大小便处理、洗澡擦身、洗换衣服等,医院都照顾得细致入微。“相同的费用,但老人却能同时享受医疗和养老两项服务,有效解决了困扰养老业的‘医养分离’难题,这一崭新的养老模式在我市开花结果后,将惠及更多老年人。”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