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后人感叹重建——记兴隆镇建设村9组百岁老人杨荃
作者: 本刊记者 王平 文/图
来源:
日期:2011-04-15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是唐诗《长恨歌》,全文共840字,兴隆镇建设村9组的百岁老人杨荃却能在10分钟内背完。而在10年前,她背诵《长恨歌》只需8分钟。
在杨荃老人的百年人生中,记忆最深的是5·12大地震。她说,地震前一天,女儿刚从成都赶回老家来看望她。地震时,她正在家里凉拌黄瓜,突然地动山摇,她意识到发生地震了,于是连忙躲到一张大木圆桌下,只听见外边房子上的瓦哗哗地往地上掉,幸运的是掉下的瓦没有打到她身上。强震停止后,在屋外的女儿飞快地跑进来把她搀到屋外,躲到稍微安全的地方。后来,她在帐篷及过渡房度过了几个月。 在地震后的新居规划中,她与儿子刘道熙的房子异地重建。在距离老人老家四五百米的集中点,在农房重建补助政策及江苏省援建帮助下,他们用了10万元于2009年6月修建了100多平方米的新房。 地震后,老人的视力和听力慢慢下降。尽管目前她的体力大不如从前,但是她的记忆力仍然非常强,能念《金刚经》,并能背诵多首唐诗。2010年7月,她的百岁生日,子女们把她用车接到城里的大酒店庆祝生日,她还现场为大家背诵了《长恨歌》。 据悉,1935年杨荃在成都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高中文科二班毕业。其父亲杨雁南(又名杨庆祥是四川大学教授),杨聪之子。杨聪与杨衮、杨锐(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杨悦是四弟兄。当时四弟兄中都没有孙子,杨荃父亲杨雁南便将其过继给杨锐的子女杨庆昶。 杨荃共有5个子女,其他的子女都在绵竹以外生活和工作,目前她与幺儿刘道熙一起住在农村。刘道熙说,目前,政府给予百岁老人每月200元的生活费,在重阳节、春节前,政府还会派人来看望慰问他的母亲。对于目前地震灾区的变化,杨荃感慨地说:“还是共产党的政策好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