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良种良法 向土地要效益
作者:何菲
来源:
日期:2014-10-14
本刊消息 9月30日,拱星镇红旗村2组种粮大户杨洪东与收粮公司联系好,将自家今年收获的16万余公斤稻谷全部售出。杨洪东说,镇上推广的良种良法种植,让农田变成了高产田,票子比往年挣得多,大家的种粮积极性都高得很。 “创新+示范” 种粮有动力 “今年我租的300亩地仅水稻就增收了4万余元。”说起实施良种良法取得的收成,杨洪东很是满意。 今年37岁的杨洪东,是镇上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2011年拱星镇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大春水稻机插秧技术,他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年他家的水稻亩产量就达520余公斤,增产达50公斤。随着杨洪东等示范户的带动作用,周围村民用良种良法种粮的积极性高起来,全镇小麦良种繁育技术种植面积从最初的10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2000余亩。“有了良种良法,村民愿意种地了,我们当示范户的干得也有劲。”杨洪东说。 为不断提高粮食单产,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拱星镇大力实施“向科技要粮”战略,努力提高良种良法覆盖面,创建水稻、小麦高产核心示范田1200余亩,培育科技示范户42户,辐射带动农户1000余户,通过良种良法相配套和示范带动,为村民提供了一个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的示范样板,让高产技术真正落实到了田间地头,让科技成果转变成了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票子,全镇连续4年实现粮食增产丰收,水稻、小麦良种良法种植覆盖率达80%。 “科技+政策” 村民实惠多 “收成好不好,良种很重要。现在高产品种多,质量也有保障,国家还有良种补贴,我这一年两季,一亩地能补25元呢。”田里的水稻一收割完,高柏村村民周永术就开始计划着下一季的小麦种植了。周永术今年打算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00亩,他说,国家有政策,镇上送技术,这样种粮很划算。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良种对于农民来说,是一年希望的开始。”为了让种植农户心里踏实,大胆实践,该镇严格执行国家良种补贴政策,同时根据农时季节,镇农业技术人员主动下村讲解示范作物栽种新技术规程,手把手指导农户开展作物新栽种技术,并不定期召开培训会,大力培训实用技术人员,积极发放种植宣传手册,加强农民群众的技术引导,给群众吃上一颗定心丸。“光有好种子,农民不得法也不行。我们邀请专家在村里办讲座,各种良种的品种特性、栽培方法讲明白,让大家种什么心里有底。”同时,该镇不断完善以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目前,种子包衣、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在全镇的入户率已达9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