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月饼唤醒中秋的味道
作者:李露平 文/图
来源:
日期:2014-10-09
传统手工月饼唤醒中秋的味道
手工制作 满足人们怀旧情结 早就听说富新“肖月饼”的盛名,记者慕名而来。走进富新老场镇,远远就能闻到一股月饼的香味,让人不禁加快脚步,寻找这香味的来源。经过一条长约20米的小巷,便是“肖月饼”的藏身之处,门外早已排起了长长的购买月饼的队伍。刚刚出炉的月饼,焦黄色的表皮,散发出阵阵香味,不禁勾起人们的食欲。“对了,就是这个味道!”刚付完钱,有的市民就迫不及待地品尝了起来。 月饼作为久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小吃,深受大家的喜爱。虽然年年都有不同口味的月饼出现,但依然有许多市民对传统的手工月饼情有独钟。“现在月饼种类丰富,不过我就喜欢吃这种传统的手工月饼。它是现做的,口感独特,用的是传统馅料,价格也实惠。年纪大了,尝尝这传统的手工月饼,回味一下儿时的味道。”从早上7点就排队购买月饼的李大爷,终于在等了2个小时后买到了期盼已久的“肖月饼”。 传统的手工工艺以及童年的味道吸引的不仅仅是绵竹本地市民,而是更多来自成都、绵阳、什邡的顾客们。他们专程驱车前来,不惜等候多时,为的就是重新找回儿时的感觉。“我奶奶就只吃富新的‘肖月饼’,她说一口咬下去不仅仅唇齿留香,而是满载旧时的回忆。” 价廉味美 每人限购20个仍供不应求 记者走进月饼作坊看到,工人们正在里面忙碌,有的在分月饼馅,有的正在做面团,有的正在包月饼,有的正在烤月饼……从月饼配料、揉面、分馅、制皮、包饼、烘烤到包装入箱,每一道程序都是由工人们手工完成。 “我们全是采用一等原味小麦粉、上等的脱皮芝麻、特制的蜜饯等丰富的材料烘烤而成,其馅料也是我们自己亲自腌制。比如玫瑰口味的月饼,早在4月份,我就选好上等的玫瑰亲自腌制。月饼好不好吃,除了表面那一层酥脆的面皮以外,馅料很关键,完全马虎不得。”年逾76岁的肖兆祥是“肖月饼”的第一代掌门人,从1997年第一块“肖月饼”上市,到现在已经整整17个年头。而它的热销并不是依靠媒体的宣传,亦或是摆摊设点进超市。“肖月饼”能做到如今的家喻户晓,完全是靠传统精湛的八道工序打造而成。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个无任何添加剂、防腐剂的纯手工月饼,也许正是因为坚守传统才成为大家舌尖上的美食。 “今年我们是从8月8号开始生产月饼的,只做一个月。有冰菊、金钩、玫瑰、椒麻四种口味,每个2.5元。每天的月饼产量达到4000多个。因制作工艺复杂且耗时,所以月饼常常是供不应求。昨天有个老人排了三个小时都没有买到,还是前面一位小伙子把月饼让给了她。”肖大爷告诉记者,为了避免众多前来排队购买月饼的人空手而归,他们规定每人每天限购20个,就算是熟客也不开后门。“每到中秋前后,我连茶铺都不敢进,生怕大家会叫我给他们多留点月饼,留不留都得罪人,索性我就不出门了。” 专程从绵阳赶来购买“肖月饼”的邹女士说,手工月饼香甜酥脆,绝非机器生产的月饼能比,咬上一口,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就算排了很久的队,也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