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校毕业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作者:彭嘉乐 文/图
来源:
日期:2014-10-09
为高校毕业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摸清信息打基础 “你好,请出示报到证和身份证。”近日,记者在市政务服务大厅的人才服务窗口看到,不到两分钟时间,工作人员就为一名高校毕业生办理好了报到手续。 据了解,为了方便高校毕业生报到,市人社局按照市上统一要求为毕业生开通了网上报到服务平台。人才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绵竹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到德阳报到,现在通过网上报到,既方便了大学生,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市人社局还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培训服务并落实扶持政策;搭建对接平台和开发见习岗位,提高见习留岗率。截至目前,我市共有429名大中专毕业生前来报到,为大学生转档130份,发出流动人员调档函154份,为存档人员办理转正定级、核定工资、出具现实表40人。严格档案传递、借阅制度,借阅档案77份。 “带薪实战”学经验 “就业见习能让我累积更多的经验,对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非常有用。”孙怀超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检验专业的一名毕业生。今年7月,他通过参加见习招聘会,成为了市人民医院检验科的一名实习医生。目前,像孙怀超一样在我市各就业见习基地见习的大学生共有110名。大学生们纷纷表示,就业见习让他们顺利完成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员工、从学习到工作的角色转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企业、融入社会。 据了解,就业见习是一种就业扶持模式,目前我市的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主要针对应届全日制普通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见习时间为3到6个月,最多延长不超过12个月。 见习期间,参加见习的毕业生可享受800元/月的基本生活补助,并可办理免费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截至目前,市人社局共发展了市人民医院、剑南春集团、市中医医院等8家单位为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其中市人民医院被认定为省级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从2012年至2013年,这些单位共提供见习岗位195个,累计接纳见习人员195名,其中166名见习结束后顺利实现就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锻炼舞台,全面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素质,为企业、单位培育储备人才。 优惠政策暖人心 “感谢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创业环境,太满意了。”今年6月,毕业不久的曾浩来到市人社局人才交流中心询问关于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在工作人员的热心帮助下,他成为入驻绵竹经开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第一人,终于迈出了他创业梦想的第一步。 为了让高校毕业生知晓这一惠民政策,市人社局通过报纸、电视、LED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为创业者提供项目信息、政策咨询、创业培训、融资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跟踪扶持等政策,激发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动力,引导创业带动就业。2010-2013期间,全市共计129人享受了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优惠政策,并带动就业434人,其中从事种养殖的有22户,四年来共发放创业补贴资金46.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