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 唱响青春的赞歌——记孝德镇大学生村官张力峰
作者: 实习生 陈丹 文/图     来源:     日期:2011-03-30    
     为响应国家号召、解决“三农”问题,在绵竹大地上,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主动放弃城里舒适的生活,奔赴偏远地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孝德镇大学生村官张力峰就是其中之一。


  ◆村里来了位大学生
    2007年9月26日是张力峰人生奋斗旅程中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作为四川省统招的大学生村官到孝德镇政府报到,开启了他难忘而又精彩的基层锻炼序幕。经过短暂的停留,镇上领导亲自送张力峰等一批村官下村。车子在一个偏僻村庄停下,那里就是张力峰将要为之奋斗的斗峰村。
    “我们村来了个大学生村官。”张力峰下村的消息不胫而走,在这个偏僻的小村庄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成为村民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多少年来,村民见到的只是大学生考出去,从未见过大学生跑进来。“是不是找不到工作,到我们这来混饭吃哦?”“你一个月工资才900块,出去找工也不止挣这么点吧!”……在村民的不解中,张力峰开始了工作。在斗峰村他担任村主任助理一职,但在实际工作时职责并没有分得太明确,协助村主任日常工作,帮助村里会计整理账务,低保、计生、民兵联防等等,他都默默地干着。“一个大学生能干的,普通农民也会干。”在村民眼中,这是一个能吃苦的孩子,但是并无特别之处。
   真正让村民了解和认识张力峰源于“斗峰村大桥”的修建。斗峰村位于沱江之畔,旁边还有一条名为广水的支流经过,水利便利。广水上本有一座石桥,供居民过河之用。一次洪水中,石桥被摧毁,居民过河不得不绕道行走1个小时从别处过河,这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村上多次上报政府申请款项修桥未果。张力峰到村上了解到这种情况后,认真查阅政府相关文件,运用专业的知识排查原因。得知修桥需要有严格合理的财政预算报告后,张力峰连同村上的会计和出纳,认真研究,做出详细的预算报告,并在市里请来专业审计员对预算进行审计。在他们的努力下,修桥经费很快批下来了,不久一座现代化的水泥桥横跨在广水之上。“这个小伙子真不错,读书人就是不一样。”桥修好后,当地一位老大爷笑着对张力峰说。那一刻,张力峰感觉他在村上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斗峰村大桥”的修建让村民们见识到张力峰运用科学知识帮助他们的同时,也让他们对他的态度大为改观。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大家意识到,张力峰下乡当村官,既不是来镀金也不是因为没本事走投无路,而是来村里办实事、用学到的知识真心帮助村民的。人们渐渐喜欢上了这个脸上还略带稚气、乐观开朗的小伙子。张力峰开始由刚来的“外乡人”变成当地村民的“贴心人”。
◆在那终身难忘的日子里
    2008年5月12日,8.0级强震突袭神州大地。由于交通和通讯中断,斗峰村村委会派张力峰立刻回孝德镇上汇报。下午4点,张力峰赶到镇上,在对村子情况进行简短汇报后,立刻投身救灾中。当时镇上一片狼藉,百姓恐慌不已,镇政府将主要力量集结起来,分成数十个小组开展救援,组织灾民自救。张力峰分在信息组,除了保障和维护资讯畅通外还协助其它组救治伤员、组织百姓在空旷处安顿。余震还在继续,大地仍在颤抖,政府的重要资料不能损毁!张力峰冒着生命危险潜回已是危房的民政办公室,将一箱箱的资料往安全的地方搬,同时将能拷贝的电子资料尽可能地复制出来。这天,张力峰一宿未眠。第二天早上镇政府接到村民反映,在前一晚的余震中,镇上大量先前摇摇欲坠的房子倒塌,不少群众被掩埋。当抬着素布包裹的尸体时,凄凉与痛楚涌向张力峰心头,这是他人生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逝者。三年过去了,张力峰仍常常想起那一双双充满希望而又最终绝望的眼睛。他告诉自己,再苦再累都没什么,至少自己还活着,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在党和政府的有效组织下,孝德镇各项救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天处于虚脱状态的张力峰,工作起来却丝毫不马虎。白天,他因为操作计算机熟练被安排从事数据录入和汇报工作,晚上接替搬运人员搬运救灾物资。灾后的一个月,张力峰平均睡眠一天累计不超过5小时,不合眼连续工作20小时以上已成为他的常态。
  7月初,调入镇国土办的张力峰在开展工作时又碰上一个难题:社区受损房屋的拆迁与维修加固。震后,孝德镇四个社区的房子大面积被毁或震坏,需要拆迁与加固,由于对重迁与陌生环境的不适应,许多百姓宁肯守着损毁和半损毁的房屋也不愿意拆迁,国土办的工作人员不得不一一劝说与动员。期间张力峰亲历的房屋拆迁近万间,在此过程中,遭了多少白眼和唾骂已无从考究,留给我们感慨的是这个年轻人稚嫩孱弱的双肩是如何挺过那段特殊的日子……
◆感恩:活着就是幸福
  长时间神情恍惚、高度紧张、精神几近虚脱的工作后,张力峰迎来了灾后的另一项重大工程——恢复重建。江苏苏州援建方过来后,救灾工作陆续变得有节奏,张力峰等大学生村官的上班时间提前了一个小时,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赶到镇上,晚上7点左右回到住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张力峰几乎就没有回过家,在那累并快乐着的日子里他一心想的就是尽快在废墟中建起一座新城。在他看来,活着就是幸福。
  张力峰被孝德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委任为苏州援建系列工程协调专员,主要负责援建方同镇上及市里的衔接。苏州援建的工程项目一共39个,每个项目的工程申报、审批、用地许可证的办理、工程移民、抗震安检都有张力峰忙碌的身影。项目有任何问题,张力峰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收集相关资料,奔波于绵竹孝德两地,立项审批、拿批文、整理资料……去年8月份,8·13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肆虐,孝德镇政府也相应出台了完备应急预案,张力峰等大学生村官积极待命,或增援,或进行抢险救灾。
  如今,灾后重建的孝德新城旧貌换新颜,独具特色的“中国绵竹年画村”正在积极争创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张力峰忙碌、奋斗、奉献的身影又积极活跃在每一个需要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