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市多沉浮 幽幽香正长——关于新市镇火石村兰草产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作者:王冰
来源:
日期:2011-03-24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兰花自古被喻为花中君子,以其高洁清雅、幽香淡泊而令世人情有独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玩赏历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国内外纷纷掀起兰草热,兰花行情一路攀高,兰草种植方兴未艾,并涌现出以兰草为主产业的兰草村,我市新市镇火石村就是其中之一。几年前,在经过炒作行情后,兰花市场由热转冷陷入低迷,5·12大地震更是雪上加霜,火石村兰草产业遭受重创。
面对兰市风云,几经起落的火石村人该何去何从?兰草产业化发展中,如何理性把握市场规避风险?日前,记者对火石村兰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并就兰草产业化发展作出一些思考。 兰草村的历史和现状 新市镇火石村的兰草种植得上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村民唐大爷出于兴趣买回兰草学着种植,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兰草爱好者花800元购买了唐大爷的一株兰草,在当时那可是几头肥猪的价格。消息不胫而走,村民们开始意识到小小兰草的经济价值,大家纷纷学着种兰草。经过不断的经验摸索和对兰草市场的了解,火石村兰草种植渐成气候不断发展,不少村民把兰草种植作为主要产业来经营,一些种得好的还在家里盖起了专门的兰室,培育精品兰花向高端市场发展。2006年前后是全国兰市最旺的时期,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的天价兰花不断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兰展会上,火石村的兰草产业也得到空前发展,全村种兰户从最初的几户发展到120余户,其中更涌现出身家上百万上千万的种兰大户。火石村种兰致富的事迹经央视报道后一举成为全国闻名的兰草村,兰花成为村民增收的致富草。一时间,村民们见面必聊兰事,很多未种兰草的农户们也开始跃跃欲试渴望投入兰草种植大军。 就在村民们摩拳擦掌准备甩开膀子在兰草天地大干一场之际,兰市风云突变,在经历数年的繁荣和炒作后,2007年兰花价格开始一路下滑,许多名贵兰品纷纷跳楼缩水,兰花市场陷入低迷。不期而至的兰市风波让火石村种兰户们措手不及,一些种兰大户因市场大幅缩水而深陷困境,入市不深的种植户在兰市呛水后纷纷仓皇出逃,还未投入兰市的村民们望兰止步。屋漏偏遭连夜雨,5·12大地震更让火石村不景气的兰草种植遭受到更大打击,兰室垮塌兰草毁损,一些种兰户一蹶不振心灰意冷,有的更是闻兰色变远走他乡,2008年底,火石村兰草种植户锐减到不足百户,致富草变成伤心花。 随着灾后重建的完成,火石村的村民们开始对兰草产业未来发展进行反思,痛定思痛,一些村民擦干眼泪再度种植兰草,面对几经起落的兰市,村民们由当初的盲目追逐回归到理性经营,种植户逐渐增加,还有一些村民在兰草种植门口徘徊观望。 兰市起伏几家欢喜几家愁 A例:火石村一组的罗先贵是村里最早的兰草种植户之一,也是村里种植技术最全面、兰草经营得最好的大户之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罗先贵一直努力摸索兰草种植技术,他喜欢种生草,因为生草虽然便宜,但容易培育出好的品种,因此,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从市场上不断买回生草进行大田种植,发现新品种后便移栽到兰室精心培养,年复一年,他的精品兰草越来越多,兰室也从一个发展到三个。在精心培育精品兰草的同时,罗先贵仍坚持大田种植普草卖,每年从腊月开始卖兰草,一直卖到二三月,从几块一株到几十块一株,一年种普草卖也能收入好几万。除了在绵竹各兰草市场卖,罗先贵还把兰草带到周边县市去卖,特别是哪里有兰草交易会他更得去,省内各地市场和交易会他大都参加过,卖花的同时也大量接触兰友,及时掌握各地兰市行情,并增加对各种兰品的认识了解。罗大爷多年的种兰心得还在于耐得住寂寞,兰市行情走高时不盲目跟风,行情走低时也不急于脱手,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当年,在兰市行情看好时,他一个兰室的精品兰草价值上百万元,曾有客商愿意出200万元整体购买他的兰室,罗大爷却不肯卖。今年兰草交易会上,一位客人看中了他一株兰草抱着一直不肯松手,价钱出到一万元一苗罗大爷还是不肯卖,对于自己的草他心里有数。 B例:对于火石村三组的何万明来说,兰草成为他挥不去的伤痛。从2005年进入兰草种植,他一路经营得有声有色。和罗先贵不同的是,何万明只经营万元以上的精品高端草,高端兰草利润可观,一株交易额就达数万乃至数十万元,他曾经创下一小时内获利几十万元的不俗业绩。何万明胆大心细敢于投入,曾经用59万元的高价购买过一苗五彩麒麟。2006年兰市走高时,他两个兰室的精品兰草市值上千万元,是火石村兰草种植户里数一数二的大户。高端草利润高风险也大,兰市下滑缩水主要就集中在高端兰草,一些名贵精品草从几十万缩成几万甚至跌破万元大关都不在话下,在2007年和2008年的兰市紧缩过程中,兰草精品平均缩水达十倍左右,何万明的损失可想而知,短短一两年间,他上千万的兰草缩到一两百万,大量的投入和心血付之东流,他心痛无奈地叹息:几十年辛苦全毁在了兰草上。如今,何万明因房屋搬迁未修建兰室,只得将那些兰草寄养在别人家,自己则灰心外出,不知何时才能抚平心中的伤痛。 C例:火石村二组的林万勇也曾经满怀希望地种植过兰草,可兰草却让他伤透了心。花了七八万元投资兰室种兰草,种来种去却光赔不赚,因为管理技术不过关,精品兰草不断被他种死,草都死了,自然是血本无归,后来改成在院子里种低端草,由于地震后环境条件不好,连普草也种死了,当初种满兰草的院子如今全种成了蔬菜,林万勇也不种草而改为经营车子跑运输。 在火石村,像林万勇这样因种草不善而转行经营汽车挖掘机的还有好几户。 政府扶持促进兰草产业发展 今年2月22日,火石村第五届兰草交易节隆重开幕,来自成都、安县、德阳、什邡、彭州等地的兰草客商、爱好者共5000余人聚集火石村兰草交易活动中心,“三星蝶”、“金荷鼎”、“寒兰双艺”、“黄金雪兰”等精品兰摆满了展销中心,当天的兰草交易额达30余万元,一些兰草价格从持续低迷中呈现抬头趋势,让火石村兰草种植户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十余年来,火石村兰草产业发展得到了市、镇、村各级组织的大力扶持。从最初村干部们通过现身说法调动村民种植兰草致富的积极性,到后来支持专业户引种兰草、帮助农户筹资金、学技术,以及全面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火石村村两委为兰草产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和努力。村支书杨勇以前不种兰,自从担任火石村支部书记后,为了增强与村民的沟通更好开展工作,他也像村长杨成军一样开始学着种兰草,经过几年学习,如今他们对兰草种植也从外行变成内行,村民们在种植兰草方面遇到困难他们都能及时出主意想办法,在村干部带头示范下,全村兰草产业迅速发展。2005年,火石村兰草产业形成规模后,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火石村兰草协会。协会的建立为全村兰草种植搭建起更为宽广的平台,大家互相交流学习,会员们用实际经验指导初学者种草,尽心传授栽培技术,带领大家到外地销售取经,积极为村民们发展兰草服好务。在市委市政府及新市镇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火石村筹资几十万元在村部大门口新建起一个兰草交易广场,当年3月9日,新市镇首届兰草交易会暨兰草交易活动中心竣工庆典成功举行,来自全省的种兰户、客商和专家参加交易活动。该镇还将每年的正月二十定为火石村兰草交易日,举办了一届届兰草交易活动,有力促进了当地兰草发展。 地震后,面对持续低迷的兰草市场和遭受市场与地震双重打击的兰草种植户们,新市镇、火石村及兰草协会一面鼓励会员们坚定信心,一面积极想办法出主意,鼓励农户们加大中低端兰草种植以应对兰花市场风险。镇上每年都要拿出一定资金扶持火石村兰草产业,镇农办每年还从外地请来有关兰草专家,培训提高农户们兰草种植技术。2010年,通过新市镇的牵线搭桥,由省成套局支持投资近二十万元在火石村建起2亩多地的兰草种植基地和精品兰展示室,由国家财政部和中国科协授牌为兰草科普示范基地,帮助种植户了解兰草科技知识,示范带动大家科学种兰,让会种草的变得更会种,不会种的变得会种草,通过兰草产业发展,把传统大田农业向精品农业发展。 目前,在各级的大力扶持下,火石村种兰户已恢复发展到200多户,全村兰花种植量达到800万苗,并恢复新建起精品兰室40余个,精品兰花引进培育到四五十个,兰花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种兰经济收益占了全村农业收入的一大半以上。据悉,火石村还打算抓住镇工业园区干道延伸段修建的契机,协同新市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同打造一条兰草绿色长廊,营造起浓郁的兰文化氛围,有力促进兰草产业经济发展。 关于兰草产业化发展的一些分析和思考 有市场就会有风险,应该如何理性把握市场促进兰草产业化发展? 从火石村兰草种植情况不难看出,要有效规避兰市风险,首先要对兰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健康的心态。兰花价格除了兰花自身价值,还受诸多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特别是少数人对兰花珍稀精品的炒作,常导致兰价暴涨暴跌,市场波动十分剧烈。面对一些天价兰草现象,应该理性看待,不能盲目跟风从众,也不要过分投机,对兰市要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和准确的判断力,同时要大量了解并及时掌握市场行情。 其次,在兰草种植上要学会多条腿走路,高、中、低端品种同时发展,不能单打一。高端草利润空间大但风险也大,需要机遇和时间。中低端草利润空间小但市场成熟风险较小,适于大量发展。而普通生草虽利润薄但容易培育新品,有利于开发新品种。几种生产方式相结合是规避市场风险和发展产业的有效手段。 第三,要不断提高种植技术,科学种植和管理兰草,在提高兰草品质、培育新奇品种方面下功夫。同时还需进一步深入挖掘兰文化,拓展延长兰草产业链,促进产业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