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管理 层层把关 给液化气戴上“安全帽”
作者:谭明剑 文/图
来源:
日期:2014-04-22
目前,我市共有液化气瓶装企业3家,液化气瓶近5万瓶。液化气瓶作为特种设备,从运输、充装、检验、销售,任何一个环节把关不严,都可能形成事故隐患。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市住建局从生产、销售、使用,从严管理,层层把关,为全市群众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用气环境。 >>气瓶有“身份证”,过期气瓶不能再使用 “川F06 19701,川F06 24573,川F06 32147……”4月15日上午10点,正是飞虎液化气公司员工最忙的时候,这个时段,公司下辖的17个配气站都要送来几百个空气瓶装液化气。在充装气瓶的车间里,检测员严圆凤正挨个挨个对刚送来的气瓶进行登记。 “每个气瓶上都钢印了一个独有的编号,气瓶进站装气,我们都要登记一次。”严圆凤说,气瓶上的编号相当于它的“身份证”,由质监部门统一钢印,每个编号在全国都独一无二。 “每个流通环节都要登记一次编号,这样气瓶在任何一个环节出了什么问题,公司就能够清楚地掌握,行业主管部门通过翻查台账也能清晰地了解情况,同时,‘身份证’的存在,也避免了已达报废年限的气瓶继续使用。”市住建局分管副局长张光华介绍,用户只需核对液化气瓶的编号,气瓶什么时候灌装,由哪个公司灌装等信息都一目了然,液化气瓶的安全使用也将更加有保障。 >>没有上岗证,技术再牛也不行 4月15日中午,在兴隆镇安仁村4组彭军的家里,该镇安仁配气站的师傅邹万刚正熟练地给他家换新气罐。“快捷、方便、安全,我们用着放心。”彭军说,安装、检测都由配送师傅亲自来操作,他们都持有上岗证,让他觉得用起放心。 今年50岁的邹万刚是安仁配气站的负责人,已有5年的配气经验,在他配气站的最显眼位置,挂着营业执照和液化气公司的设点授权书。同时,他还随身携带着燃气配送合格上岗证。“要想从事这项行业,首先得进行培训,培训合格拿到从业证后才能上岗。”邹万刚说。 检验合格才能开店,拿到从业证才能上岗,这是住建局对每个配气站的硬性要求。“一经发现配送气站点未经许可进行经营,我们将会对其进行重处,同时,其供应的液化气公司也会受到相应处罚。”张光华说,针对配气站的中枢关键环节,住建局还建立了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多次到各镇乡的经营点进行安全和资质检查。2013年,共发现和关闭非法液化气经营18家。 >>多形式宣传,安全用气家喻户晓 “原来我们土门镇合格的配气站只有这一家,以后买液化气得注意了。”在土门镇林堰村村部,一群村民正在看市住建局张贴的公告。原来,针对目前液化气市场存在“黑气站”的乱象,市住建局将全市3家液化气公司,53家合格配气站的名称和地址予以公布,给群众安全用气指明了方向。 同时,怎样让用户了解安全用气的常识,住建局也下了不少功夫。“首先,我们要求配气站要给用户发放液化石油气《安全使用手册》,在送气、换气过程中,要对用户进行安全宣传;其次,我们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加强宣传安全用气知识;在“三下乡”活动中,在各镇乡的逢场赶集的日子,我们也会不定期开展安全宣传,确保燃气安全家喻户晓。”张光华介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