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银发族” 共绘夕阳红
作者:何菲/文 杨军/图      来源:     日期:2014-03-21    

  关爱“银发族” 共绘夕阳红
  ——我市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午后下下棋、打打牌、聊聊天,周末得闲了约上几个老伙伴去四处溜溜,是汉旺镇香山社区近百名老人共同的乐趣。2013年,汉旺镇香山社区专门腾出场所,建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设立休息室、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健身房等老年人专用活动室,让日间照料中心成了社区老人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成为我市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我市不断强化镇乡敬老院建设力度,全面推进省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建设,加强民间养老机构管理,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平台的综合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创造出多姿多彩的幸福晚年生活。

  公办养老机构提档升级

  在什地镇敬老院,三三两两的老人或是在活动室里下棋打牌,或是在屋外的菜地里锄草施肥,一边忙活,一边还唠着家常,不时传来阵阵欢乐的笑声——一种幸福大家庭的感觉扑面而来。“生病不怕,吃喝不愁,得闲了还能种点菜打发时间。”69岁的邹学礼老人乐呵呵地发表着“幸福感言”。

  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在我市各镇乡敬老院,2510名五保老人正享受着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提升带来的细致入微的呵护。据了解,目前我市五保集中供养2510人,2013年共累计发放供养资金1422.3万元。同时,今年我市还将继续加大乡镇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并根据我市经济发展状况,逐步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加大镇乡星级敬老院创建,通过“三心”活动开展,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入住率和服务水平,力争实现“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70%以上。

  居家养老服务效益凸显

  “社区养老离家近,照顾家、找朋友耍,都方便。”汉旺镇香山社区居民刘大爷现在没事就爱往社区跑,和老邻居们下下棋、看看电影、打打牌,饿了就在餐厅吃,往往一待就是一整天。刘大爷说,社区里电视、图书室、娱乐室、休息室等啥都有,餐厅的伙食也不错,最重要的是老伙伴们能在一起,可比一个人闷在家里强多了。

  深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使老人的生活起居得到悉心照料,是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围绕这一目标,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建设,将示范社区作为开展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载体,加快推进“示范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建设,打造“10分钟养老服务圈”,目前,剑南镇玉马社区及汉旺镇香山社区已顺利通过省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验收。据悉,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大示范社区建设,预计2014年将建成14个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其中城市社区8个,农村社区6个,对条件有限的部分社区将加强设备改造,建成全托式日间照料中心,建立老年活动中心15个,切实为社区老人服好务。

  民间养老力量有力补充

  抹粉底、擦腮红,94岁高龄的张婆婆穿着中式复古衣服、手拎青花瓷印花手提包,蹒跚地走上舞台,做着优雅的造型,向在场观众展示着中国女人独有的韵味与气质。3月8日,东北敬老院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银发美人”选美大赛正在热闹上演。“好多年没化过妆了,看着还是洋气,呵呵!”彭志芳老人不时拿起镜子打量自己,脸上难掩兴奋。

  在我市,如天津鹤童养老机构代管的东北敬老院、五里墩村村委会养老院等公办民营的养老机构正逐步成长壮大。据悉,为扩大养老服务机构版图,为我市养老服务体系注入新鲜力量,我市依托公办养老机构硬件设施设备,积极引进优质民间养老机构力量,加大对持有养老许可证的民营养老机构的补贴力度,加强“建设补贴、运营补贴、购买服务”等优惠政策实施,有力确保了我市民营养老机构蓬勃发展。

  老年人权益保障水平提升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银龄幸福和谐工程,全市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优待工作落实有力。2013年,我市扩大敬老补贴发放范围,率先在德阳地区将80-89岁老人纳入补贴范围,每月每人发放敬老补贴30元,同时对90岁以上和百岁以上老人的敬老补贴进行上调,每月每人分别提高至60元和260元,有力促进了全市老龄事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为了给老年人更多的生活保障,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大老年人生活关爱力度,将老年人乘坐城市公交、进入公益性文化场所等优惠政策列为政府民生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积极落实各类关爱高龄老人活动,最大限度保障老年人生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让全市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来福、老来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