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江苏务工,你准备好了?!
作者:王勇/文 王平 寇元林/图
来源:
日期:2011-03-09
江苏——绵竹专场招聘会现场感受
3月6日,对于我市有意愿外出务工的广大群众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机会。当天,以“手牵手搭建就业平台,心连心构建和谐苏绵”为主题的江苏——绵竹专场招聘会在绵竹广场举行。根据江苏绵竹长期劳务合作协议,在2011“春风行动”中,江苏和绵竹再次牵手,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为这次专场招聘会精心组织了江苏各市共计79家企业,挑选了近300个工种、1.2万余个岗位来绵竹招贤纳才。这一行动,让务工人员在明媚的春光里看到了希望。 岗位多、人员需求量大着实让求职者欣喜 为了实现企业此行“招兵买马”的目的,很多企业很早就在广场进行拉开阵势,接受求职者的咨询。当天早上8点过,广场就“热闹”开了,前来挑选岗位的求职者人山人海,一些对求职者来说颇具吸引力的岗位,摊位前总是站满了人,向招聘者了解工资、福利待遇等大家关心的问题。 记者走了一圈发现,此次招聘的岗位对求职者都提供了食宿,充分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生活方面的考虑。记者还发现,招聘的岗位对求职者要求不高的集中在一般的操作工、维修工、钳工,对求职者条件要求较高的则是电子类专业人才,还有就是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而招聘岗位需求量之多,让人有点意外,尼吉康电子(宿迁)有限公司招操作工1700人,工资在1800元以上;长电科技(宿迁)有限公司招操作工1300人,只不过对应聘者的专业和身高作了限制;也有只招聘一名人员的岗位,这种情况在此次招聘会上只有2个;而有些还专为无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设计。工资待遇方面也很优厚,最少的一个岗位都是1800元,缝纫工都是2300元,绝大多数都是2000元以上,而最高的达5000元,真是极具吸引力! 前来招聘的企业告诉记者,在来绵竹之前,企业就对所需岗位和人员进行了研究,企业除了需要一般的操作工,还需要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型人才,希望有志于到江苏挣钱、发展的绵竹广大群众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踊跃的报名,实现自己的愿望。 看到如此多的岗位需求量,很多市民直说“想不到”。“听说今天江苏企业在绵竹招聘工人,我一大早就来了,简直想不到企业工人需求量这么大,我要认真了解一番,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如果有企业聘用我的话,我一定去江苏,挣点钱供女子读书!”正在浏览招聘信息展板的剑南镇40多岁的张大姐告诉记者,“女儿在外地读大学,开学才走,自己在家没事可做,不如到江苏做工。” 和张大姐有同样想法的人还不少,在他们看来,在本地不好找工作,还不如出去挣钱!当然,那些年纪大又没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应聘的“命中率”自然就低。 有技术,有要求,有希望 江苏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刚把摊位摆好,孝德兴隆社区的米勇就来到了摊位前,他看中的是公司招聘的起重工这一岗位,月工资是2500-3000元。在广州当过兵,又在广州做过两年工的米勇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工作人员交谈起来毫不费力,就福利、工作环境等自己关心的问题向工作人员询问,经过交谈,米勇决定报名填表了。米勇告诉记者,他曾经在广州做过起重、安装、维修等技术活,今天刚好对口,所以就决定报名了,尽管工资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高,但是起点已经不错了,相信自己凭过硬的技术会挣到更多,只要有技术,不愁挣不到钱。米勇在工资要求栏填的是5000元。 和米勇一样,西南镇的孟具兵在海通海洋装备有限公司的摊位前也找到了自己中意的工作。孟具兵在浙江宁波打了17年工,有一手焊接技术,准备挣点钱把买房的钱还了。公司招聘栏里焊工的工资是3500-5200元,这样高的工资,的确吸引人,“我就是冲着高工资来的,工资低了我是不去的,我打了这么多年工,又有技术,对工资肯定有要求!”孟具兵说。 在淮安利杰针织有限公司摊位前,工作人员正在向前来咨询的女同志发放资料,并不时介绍公司的待遇、环境,但是这些女同志好像并没有动心,没人愿意报名填表。 据记者观察,当天招聘会有一个特点,便是招技术岗位的摊位前,人特别多,报名填表的也特别多,而那些招没有技术含量的操作工的摊位前,却鲜有人问津。 按理说门槛越高,人越难进,门槛低,越容易进,其实,这样的现象说明,当前有一技之长的人越来越多了,人们都愿意凭技术挣高工资。人们也认识到技术在求职中的“含金量”。 能否破解求职难和用工荒 “我想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但是在现场转了一圈也没有合适的,自己看中的岗位,待遇却不是很理想!”学电子专业的张帆,去年也赶了几场招聘会,但是对于他来说,总有点“不满意”,用他的话来说“感觉不好”,所以,一直在徘徊。 作为“第二代”农民工的80、90后求职者,就业观念变化较大。他们不再像父辈一样,仅仅满足于工资多与少,工资待遇已经不是择业的最主要因素,他们更注重自身今后在单位的发展、企业的人文关怀,普遍不愿加班等等,“感觉好就行!”这是当代农民工的流行语。这也许是当前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的一大原因吧! 一位经常从事企业招聘工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求职者找不到工作,企业又招不到人,是何原因?从这几年招聘过程中发现,大学生还是存在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现象,他们觉得自己读了几年大学,不愿意从基层干起,总想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而另一方面企业从自身考虑来说,当然需要既有学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两者没有一个平衡点,自然没办法破解!当然,这只是针对大学生来说,那些没有学历的农民工则清楚自己的情况,只要企业条件好,自己又愿意干,所以求之不得。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沿海地区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求职难和用工荒,其中原因是双方面的,要破解这个难题,当然需要双方都放平心态,求职者要放弃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用人单位也要切实考虑员工的待遇,给年轻人在企业成长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