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民 共铸百姓健康梦
作者:王虹 文/图     来源:     日期:2014-01-03    



  卫生事业是重要的民生事业之一,关系到市民的健康、生活质量,在这场让广大市民健康、幸福起来的战略中,我市卫生系统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重服务、履行卫生职能,为全市的卫生事业发展,培植着一片健康的“土壤”。近日,记者对全市医改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卫生应急措施进行了了解,看到了绵竹惠民医疗的新局面。

  >>加速医改,惠民行动正进行

  据悉,我市公立医院改革正在加速推进,从今年10月1日零时起,全面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市人民医院“三乙”创建工作已于2013年12月2日接受了省卫生厅的检查验收,市中医医院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汉旺人民医院二级乙等综合医院通过验收,富新镇卫生院成功创建市第二中医医院,并通过二级中医医院的等级评审。市妇幼保健院通过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等级评审,市疾控中心正积极创建全省示范疾控中心。全市5所卫生院、61所村卫生站通过乡村医疗机构等级评审。

  记者了解到,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100%上网采购、100%配备和使用、100%实行零差率销售。同时不断健全药物配送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各单位用药之需。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扎实推进,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网格化管理和责任医生组团式服务新模式。将40%的服务任务和经费下沉到村卫生室。我市中医医院开设有针灸、推拿、按摩、理疗等多个中医康复科目,县级综合医院设置了康复医学科,并加强对镇乡卫生院帮扶指导,镇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牵引床等常用康复理疗设备,并积极开展康复医学专业技能培训,目前我市市、镇(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均能从事一定的康复医疗服务,康复体系基本建立。

  >>改进质量,医疗服务暖人心

  据了解,我市卫生事业发展中,优质护理服务正不断加强,通过规范化培训、科学规范管理、完善考核机制等措施,不断增强广大护理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切实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同时积极推行志愿者医院服务活动,为患者提供导医、助医、心理辅导等服务。

  近年来,我市派遣专业医务人员完成对阿坝县、若尔盖县、德昌县等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任务;积极探索完善市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镇乡卫生院工作长效机制;实施人才学科战略,今年完成对卫生技术人才各类培训35期4757人次,完成21人次县级医院医师到三级医疗机构培训进修等。县级医师巡回医疗、义诊患者达上万人次。在改进服务质量的同时,我市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无偿献血3619人,献血总量1263200毫升。

  >>惠民工程,医疗卫生保健康

  惠民工程是我市卫生事业的一大重任。据悉,今年全市参合人数327485人,参合率为98.98%。2013年共补偿711867人次,补偿医药费用112814753.10元,人均住院补偿费用1915.70元;基层医疗机构全面落实一般诊疗费支付政策;同时,严厉打击套取新农合基金违法违规行为,不断优化补偿流程,确保了参合农民得到合理治疗、及时补偿和优质服务。对参加新农合制度3年内未看病体检的55岁以上农村居民免费健康体检4689人,从多方面、多角度,切实保障了群众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