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小巷整治,家门口的幸福风景
作者:谭明剑 文/图
来源:
日期:2013-12-31
![]()
“晚上黑灯瞎火,雨天污水横流,晴天漫天尘土”,这曾是位于剑南镇滨河西路社区裴家巷的真实写照,一直给周边居民的进出带来影响。12月22日,当记者再次来到这条巷子时,破损的道路铺上了平整的地砖,环境变得干净了,施工人员也正加紧进行扫尾工程,眼前的变化让人眼前一亮。 看到自家门前的道路一天天铺平,路灯也亮起来,家住裴家巷12号的李世秀笑得合不拢嘴。“门口这条巷子的脏乱在过去是出了名的,住在这里有近30年了,年年夏季的多雨天里,积水常会漫到家里,我们还得长期准备挡水的木板。以前这条路也断断续续修过,总不见大效果,但这次小巷整治,我们真的得了大实惠,不但灯亮了,路平了,就连排水问题都解决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李世秀说,巷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连居民的卫生习惯也改变了。“过去乱倒垃圾的现象屡禁不止,而现在人们都自觉地把垃圾倒成一堆儿等着环卫工人来收拾,平时人们还自觉地扫一扫,在这么干净的环境里,喘口气都是新鲜的。” 小街小巷连接着城市的这头与那头,维系着老百姓的日常出行,关乎百姓幸福指数的高低。相对于城市主干道来讲,小街小巷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更为直观和强烈。为了改变城区小街小巷脏乱差的环境和对市民的出行影响,从去年开始,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都将改造小街小巷列入市政府向市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把小街小巷改造当成一件大事来抓。 “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越来越美,但不管城市多漂亮,我们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自己家门口这点事儿。”家住惜字宫街口的市民欧光福说,“政府能够投入这么多钱,专门改造我们家门口的小街小巷,确实是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真真正正地为我们办了件大实事。”以往狭窄泥泞的惜字宫街,让年迈行动不便的殴大爷很难得出一次家门,如今巷子整改之后,每天出去溜达一圈成了他的习惯。 在朝阳巷口,开了一家米粉店的陈婆婆也向记者竖起了大拇指,“地震后这条巷子被重车碾得坑坑洼洼,晚上过路人不知道摔倒了好多个,客人们见这条路烂,根本都不往这儿走,我们生意都难做。”陈婆婆说,如今巷子修好了,到她店吃米粉的客人也越来越多,生意是一天比一天好。 以前的吉家西巷不但路面坎坷、肮脏,而且附近市民随意丢弃的垃圾散发着刺鼻异味,风一吹,路边的住户连窗户都不敢开,让住在这条巷子的居民很是烦恼。巷子改造之后,路面铺上了火山石,两边安装了年画路灯,还在路两边修建了漂亮的小花台,种满了花花草草,现在的风吹到巷子里,住户们闻到的全是阵阵醉人的花香。70多岁的居民李淑秀老人就居住在此路边,一有空闲的时候,她都要到花台里修剪枝条,或者补种一些花苗。“现在有了这么干净的住家环境,我们就要主动来维护,环境好了,干什么都有好的心情。”
|